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jackielzw
農產品B2B電商平臺一畝田在一個月內完美演繹了什么叫“人生的大起大落實在太快”:從低調的在“田間地頭”創業,到因為一篇報道爆紅,再到爭議上身、質疑不斷,到一夜裁員1500人。這個被喻為“沾著泥巴”的電商,在企業命運中真的深陷泥潭。
這30天內發生了什么?一畝田爭議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其能否洗凈一身污泥?億邦動力網整理的系列報道或許你為你理清思路。
1、起因:一篇報道捧紅一畝田
7月30日,《南方周末》一篇長文報道捧紅了默默無聞的一畝田。很少被媒體、大眾熱議的B2B電商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三個月內員工增加1500人,4年內實現2000%的增長,月交易額100億元,從未做過PPT卻讓無數VC痛失投資機會……這些元素都讓一畝田的故事充滿了傳奇性。
更重要的是,其瞄準了廣受矚目卻極少連BAT都搞不定的農產品市場。一畝田創始人講述,其創業之后,每天“在農村都是跟農民就著花生米喝點小酒,跟農民吃住在一起,呆了兩三個月。每天教他們怎么上網。”
而一畝田的商業模式也頗承載了電商行業對農村市場的美好想象:撮合農民和采購商的交易,打破信息不對稱,幫農民尋找采購需求,反向指導生產,甚至它會告訴你“未來幾天內會有多少黃瓜運到某個城市,又有多少東西運出這個城市”,“提前知道哪個城市可能某個農產品要脫銷,哪個地方的農產品滯銷”。這些大數據想象讓所有關注農業電商的人士以及投資人都興奮了。
詳細內容
2、發酵:網友質疑一畝田詭異數據
在一畝田正體驗到“紅”起來的當頭,卻又網友站出來“挑刺”。這一輪的質疑主要集中在一畝田網站的數據顯示上:一畝田官網顯示的“采購部分”數據中,報價數據很詭異,譬如“6小時前劉老板采購了999.999噸毛桃”,誰那么精準,非要購買999.999噸毛桃?“9小時前老板采購了1073741.8235噸的洋蔥”,網友質疑,107萬噸洋蔥是什么概念?要知道,盛產洋蔥的西昌,一個市的洋蔥產量也不過30多萬噸。
此外,對一畝田的成長速度,外界也提出了質疑。該公司曾表示:“2014年7月一個月只有50萬元的交易額,現在一個月已經達到100億元。日交易額突破3億元。
3、危機公關:發布會解讀質疑
面對如潮的質疑,一畝田不得不被動公關。7月30日,一畝田在北京召開緊急發布會,為自己“喊冤”。一畝田市場副總裁李國訓對一些媒體的質疑點逐個進行公開回應,但實際上,這次發布會依然讓人疑點重重,其正面回應的數據質疑并不多,更多是在曬行業內意見領袖如何“力挺”,員工如何辛苦。這也導致后面仍然有媒體對其回應的“不服”。
詳細報道
4、媒體繼續質疑:返現刷單推高交易額
8月初,有媒體繼續質疑一畝田數據,并列出了進一步證據,例如騰旭科技通過暗訪了解到,一畝田線下員工存在通過返利的方式刷交易額的現象。
此外,媒體采訪新發地經銷商對一畝田的態度,也反映出其興致不高。“此前一畝田曾經在新發地多次舉行過宣傳活動,在平臺上走賬即可參與返利,且上不封頂,曾經有一些大供貨商通過多次走賬刷流水,但現在的補貼每天僅僅200元,對我們意義不大。”
經銷商還表示,他們有自己固定的運輸渠道,并不需要一畝田提供的物流服務;另有幾家經銷商則一致認為,一畝田是一個提供信息的平臺,但“信息更新速度太慢了”。
詳細報道
5、爆發:資方撤資 突裁1500人
8月29日,多方消息稱,一畝田在28日晚對銷售員工進行了大規模辭退,辭退理由為“嚴重違反了公司的規章制度”。
據此前一畝田介紹,其共有十個大區,基本以3個省為一個大區,每個大區設置大區經理,再向下有區域經理(省區領導)、縣域經理及專員。
而一位離職員工稱,現在許多省份只剩下幾個人,魯蘇大區蘇北區域剩下6人;寧夏區域剩3人;南京區域剩6人等等。“從總部傳出的消息是,此次裁員將超過1500人。”從億邦動力網了解的信息顯示,一畝田曾公開對媒體稱其公司共有員工3000名。此前南方周末報道一畝田3個月內增加1500人,卻在一夜之前又“回到解放前”。
有消息稱,大規模裁員背后是因為一畝田遭到部分投資方投資,資金鏈斷裂。不過該情況并未得到雙方證實。
深陷泥潭的一畝田,是真的窮途末路,還是能挺過這一關,撥云見霧,還需要繼續觀察。
詳細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