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jackielzw
8月28日消息,經過3年的運營,東南亞電商巨頭Lazada日前交出了一份成績單:年營業額(GMV)已突破10億美金,用戶量超過600萬,日均訪問量超過450萬,活躍產品數約300萬,最后一英里分撥中心建成61個。而移動端及跨境業務成為其最大的增長引擎。
億邦動力網獲悉,截至目前,Lazada移動App的下載量已突破1500萬,移動端成交總額占比超過55%。而上線于2014年年初的跨境業務使得Lazada的SKU規模迅速增長,目前,其300萬活躍SKU中,來自跨境業務的部分已達110萬。
據了解,Lazada成立于2012年,先后推出了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泰國、新加坡六大東南亞國家市場。其團隊人員來自世界各地,投資人包括Rocket Internet、樂購(Tesco)、淡馬錫(Temasek)、Investment AB Kinnevik、頂峰投資(Summit Partners)以及摩根大通資產管理(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
目前,Lazada在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都占據著該國在線零售市場最大的份額。
Lazada業務分布
Lazada業務分布
Lazada集團CSO Magnus Ekbom向億邦動力網指出,作為東南亞唯一一個跨六大國家市場的電商平臺,Lazada主要面臨著物流、支付、供應鏈、各國政策差異性、文化差異性五個方面的困難。
針對東南亞地區物流服務落后、基礎設施不健全的問題,Lazada推出了自己的物流解決方案——LEX(Lazadaexpress)。目前,Lazada已與70多個物流服務商建立合作,建成61個最后一英里分撥中心(其中19個位于印尼),并建立了自己的物流配送團隊,超過60%的訂單可實現次日達。
Lazada自建物流體系
Lazada自建物流體系
支付方面,據Lazada方面介紹,東南亞地區70%的居民無法接觸到傳統的銀行服務,57%的消費者仍習慣于現金支付,而信用卡的使用率不足5%。“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同時也是一個巨大的機會。”為此,Lazada推出了自己的電子錢包helloPay。
而由于Lazada跨越六個東南亞國家市場而導致的供應鏈分散問題,Lazada采用了自營加開放平臺相結合的模式。其中,開放平臺使得Lazada可以集合多國力量,迅速擴大業務規模、拓展SKU。2014年第二季度,Lazada的SKU總數為40萬,到2015年第二季度,其SKU總數已達到了300萬。
同時,跨境業務的開展也幫助Lazada解決了供應鏈問題。億邦動力網了解到,Lazada在香港建立了跨境業務團隊,負責全球采購和招商。目前,其商家隊伍已覆蓋中國、香港、臺灣、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
Lazada跨境業務CEO Aimone Ripa Di Meana指出,與全球電商巨頭相比,Lazada的體量還很小,但從發展速度上看,Lazada是非常有信心的。未來,移動端和跨境業務將是Lazada的主要增長動力。
據悉,在東南亞地區,移動電商具有天然優勢,智能手機的普及率(約為23%)比電腦的普及率更高。根據權威機構的調研,到2017年,東南亞地區的電商交易額將達到290億美元的規模,其中通過移動端完成的交易將占據絕對優勢。
而在跨境業務方面,Lazada將中國視為要害之地,其在中國的招商也是緊鑼密鼓的進行著。為了滿足中國商家的需求,Lazada專門推出了中國及香港到印尼的物流運送方案,并與美國在線支付企業Payoneer建立合作,提供跨境支付解決方案。此外,今年8月,Lazada還正式推出了官方微信公眾號,專為中國賣家提供市場情報及銷售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