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電商培訓師廖志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jackielzw
日前,億邦動力網獨家獲悉,成立剛剛3個月的云鳥配送于已獲得由經緯中國、金沙江、盛大資本聯合投資的1000萬美元A輪融資。
值得注意的是,在云鳥配送的投資方中,金沙江在2013年投資了滴滴打車,經緯中國則是快的打車的A輪投資方。為什么兩個移動打車App的投資者同時看重了一個僅成立3個月的初創企業?
如果僅從模式上來看,云鳥配送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與打車App有相似之處,甚至有人稱其為“配送行業的滴滴打車”。
云鳥配送聯合創始人及COO何曉東將云鳥配送定義為一個專注同城配送的互聯網公司:借助互聯網平臺整合同城配送的運力資源,然后通過招投標的方式服務于有同城配送需求的企業。
比如,一個企業將同城配送的需求發到云鳥配送平臺,云鳥配送平臺整合的運力和車輛將會針對需求進行自主報價,客戶可以直接看到報價以及服務評價,并且根據評價和價格選擇性價比最高的運力。
此外,云鳥配送還將專門成立一個叫做增值服務部的部門,為平臺上的企業提供一系列的增值服務,該部門會管理司機的操作行為和流程,一方面提供崗前和崗中培訓、另一方面用智能化的手段管控司機在配送過程中的行為,并且定期派抽查人員抽查。
何曉東表示,云鳥配送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招投標模式,圍繞著招投標模式,云鳥配送平臺改變了物流配送行業信息不對稱、不透明的落后模式,客戶對接的運力數量變得更加廣泛,從而幫助客戶有效的降低了物流配送成本,經測算,平均可以降低20%。
不過,何曉東強調,與打車App直接面向C端乘客不同,云鳥配送服務的主要是企業級用戶。
相對于滴滴打車個人需求的突發性和隨機性,企業客戶更加傾向于規模較大、相對穩定的配送需求。因此,云鳥配送會要求企業客戶在平臺上提出需求時必須標明需要運力的時長、范圍甚至到達標準,司機在招投標時會將這些都考慮后再提出自己的報價,這樣就可以讓客戶和司機之間匹配成功后,形成相對穩定的服務關系,從而促進服務質量的提升。
除了商業模式,何曉東表示,投資人還看中了同城配送企業服務的市場規模,經其初步估算,僅北京地區面對企業的同城配送一年就有250億到300億的規模。
云鳥配送聯合創始人及COO何曉東
而對于如何盈利,何曉東表示,未來在每單業務里抽取傭金、從增值服務里收費都是可行的方向。
何曉東稱,融資的錢將會用于擴大市場規模,補貼平臺上的司機,新年后就會推出具體的方案,短期的計劃是將平臺上整合的車輛由4000輛擴大到20000輛以上。
當滴滴打車模式的生存不再被外界懷疑的時候,創業者們開始以迅雷般的速度將這一模式復制到其他行業,貨運行業是個典型。據億邦動力網了解,國內采用類似滴滴打車模式的貨運O2O平臺其實不在少數,且都已受到資本青睞。
北京的“騾跡物流”已經獲得真格基金注資,上海的“運滿滿”也早在去年3月就已獲得光速安振中國創業投資基金的A輪500萬美元投資,甚至貨車廠商東風股份也推出了貨運信息平臺“快召貨車”,無孔不入的58同城也推出了“58到家速運”。一窩蜂式涌出的產品未來必將又掀起一輪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