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高速發展的環境下,如何快速提升一線生產主管的素養是所有制造型企業面臨的問題。對管理者和監督者的教育問題已經成為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核心和原動力。
TWI(Training Within Industry),即為督導人員訓練,或一線主管技能培訓,其源于二戰后,美國生產局重建日本經濟,發現日本技術勞動力潛力極為雄厚,但缺乏有效的督導人員,故引進TWI訓練,培訓了大量的督導人員的能力。日本政府認識到此培訓的重要性,為此組織企業成立日本產業訓練協會,并由日本勞動省大力推廣,對二戰后日本經濟得以迅速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TWI現已是各個國家訓練企業督導人員的必備教材。
TWI在1950年由日本國家產業界引入日本以來,目前為止,至少有一千萬的日本企業界領導、專業人員及員工都受到了TWI的培訓,或其系統培訓之一。TWI是實施精益生產,豐田生產方式,TPM,5S等各項工具和系統的基礎。其為日本產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政府為了提高軍工企業的勞動生產率,于1940年8月,由國家國防委員會組織專家成立TWI服務公司(后歸屬于聯邦安全局),一直服務到1945年9月30日。
TWI服務效果在二戰中非常顯著。從《TWI報告: 1940-1945》中可見推行TWI后,企業在利潤、產量、勞動生產率等方面大幅度提升,在培訓時間、客戶抱怨、工具損壞等方面大幅度降低。
來自工廠的報告:提高利潤在25%以上 | |||||||
時間 事項 | 1943年 5月 | 1943年 9月 | 1944年 2月 | 1944年 9月 | 1945年 4月 | 1945年 7月 | 1945年 9月 |
產量增加 | 37 | 30 | 62 | 76 | 64 | 63 | 86 |
培訓時間縮短 | 48 | 69 | 79 | 92 | 96 | 95 | 100 |
勞動力節省 | 11 | 39 | 47 | 73 | 84 | 74 | 88 |
損壞降低 | 11 | 11 | 53 | 20 | 61 | 66 | 55 |
不滿意下降 | 沒有報告 | 55 | 65 | 96 | 100 | 100 |
TWI服務公司在其存在的短短5年里覆蓋了很大的范圍,受過培訓的人數是驚人的。 截至到1945年9月30日TWI運營服務結束,頒發的證書包括:
工作指導 1,005,170
工作改善 244,773
工作關系 490,022
總人數 1,739,965
這些人在16,511個工廠和工會接受了各種戰爭工業和重要服務業的培訓。事實證明TWI給美國在世界大戰中提供了無價可估的工業支持,對世界大戰中的美國制造業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TWI在日本的普及與發展
二戰后,盟軍接管日本,面對被摧毀的工業基礎和戰亂影響,為了讓日本從戰敗中恢復過來,迫切需要重建日本工業和經濟基礎。盟軍發現日本當時的技術勞動力潛力極為深厚,但是,缺乏有效的基層管理人員,他們意識到了在美國成功的TWI,正是能夠幫助支持日本重建的重要培訓項目。故引進TWI來培養企業管理人員。日本政府和企業界深諳此種訓練的重要,在日本勞動省大力推動下,成立了“日本產業訓練協會”專門負責推廣普及TWI訓練,TWI成為大部分日本企業的必修課,我們所熟悉的標準化作業、5S、精益生產(TPS)、全面質量管理(TQC)無不與TWI密切相關。TWI精神對日本企業文化、管理文化和管理哲學產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響。
在戰后至今的60多年里,在日本勞動省和日本產業訓練協會的大力推動下,TWI訓練長盛不衰,直接和間接培訓近千萬人,對成就日本現代制造業,造就一大批進入世界500強的優秀企業和優秀管理人才功不可沒。
TWI簡介及特征
TWI簡介:
TWI 是一套針對生產一線主管設計的成熟課程,至今仍被歐、美與日本等先進國家廣泛應用,日本Toyota 公司總裁曾說,豐田生產模式中最重要的還是TWI;VSM的創始人John Shook極其推崇TWI,認為TWI是豐田生產體系成功的關鍵,并在美國積極組織學習推廣TWI。
TWI主要內容包括:
- 工作指導(JI) ——使一線主管能夠用有效的程序,清楚的教部屬工作的方法,使部屬很快的接受到正確、完整的技術或指令;
- 工作改善(JM)——使一線主管能用合理的程序,思考現場工作上的問題與缺失,并提出改進方案,提升工作的效率與效能;
- 工作關系(JR)——使一線主管平時與部屬建立良好人際關系,部屬發生人際或心理上的問題時,能冷靜的分析,合情合理的解決;
- 工作安全(JS)——使一線主管學習如何使類似災害事故絕不再犯的對策和方法。
TWI 是一套成熟、簡單、實用、有效的課程,可協助企業建立工序、落實管理并穩定成長。
TWI-KAIZEN改善中被遺漏的重要一環。
TWI四大特征:
TWI(Training Within the Industry),是針對一線班組長培訓的基礎課程。為徹底掌握基礎原理與原則,高度定型化、標準化的課程具有很強的可復制性。
把現場的問題和實習素材帶入教室,通過討論和實際操作進行,更加具體,實踐性強。
比起知識更強調技術,比起“應知”,更重視“應會”。
講義通俗易懂,有速效性,把“四階段法”簡明扼要的總結為一張卡片,易于執行。
TWI培訓被認真并持之以恒的實施著,成為企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豐田生產方式的基礎。
——豐田汽車公司人才開發部部長加藤功
“只運用TWI不一定能實現精益,但不做TWI一定不能實現精益。”
——Jim Huntzinger, 美國精益生產、TWI大師
在豐田,有個著名的“343”原則,指的是豐田生產方式中30%是上層領導的支持,30%是一線員工的執行,還有其中最重要的40%就是一線主管的作用。一線主管是企業組織生產經營活動的基本單位,是企業最基層的生產管理組織。企業的所有生產活動都在現場的一線主管中進行,所以一線主管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著企業經營的成敗,只有一線主管充滿了勃勃生機,企業才會有旺盛的活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長久地立于不敗之地。一線主管是公司與生產員工的主要溝通橋梁。公司一線主管的管理好壞,將直接影響公司產品的生產進度和產品質量。
一線主管必須具備2個知識,3個技能,具體見下圖:
其中,知識是指“知道的東西”;技能是指“通過練習而掌握的東西”,2個知識每個公司不同,而3個技能分別可以通過TWI三大模塊JI(指導的技能),JR(待人的技能)和JM(改善的技能)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