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管理工具和模板之敏感性分析——評估不確定因素對項目的影響
郭致星 副教授
更多博文請參考:https://blog.sina.com.cn/tgstudio
PMBOK 第十一章11.4.2.2章節——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有助于確定哪些風險對項目具有最大的潛在影響。把所有其他不確定因素都固定在基準值,再來考察每個因素的變化會對目標產生多大程度的影響。敏感性分析的常見表現形式是龍卷風圖,用于比較很不確定的變量與相對穩定的變量之間的相對重要性和相對影響。
1.敏感性分析原理
項目目標的實現往往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技術、資源、市場、政策等等。敏感性分析就是考察與項目有關的一個或多個相關因素發生變化時,對該項目的目標、經濟收益或其他方面產生影響的嚴重程度,可分為單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性分析。基本的敏感性分析是單因素敏感性分析,它是指只變動一個不確定性因素,例如項目的某種風險事件,同時保持其他因素不變,來考察項目目標或經濟效益指標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這種因素對項目的影響程度。
2.敏感性分析的作用
3.敏感性分析的特點
4.敏感性分析的步驟和內容
這里以單因素敏感性分析為例,來闡述敏感性分析的主要步驟和內容:
(1) 確定敏感性分析的研究對象。敏感性分析的研究對象通常是投資項目的經濟評價指標,如凈現值、內部收益率等;
(2)選定不確定性因素。即選取其變動將較為強烈地影響項目經濟指標的因素,或者選取數據準確性把握不大的因素。通常選取的因素有項目投資額、項目生命期、資產殘值、經營成本、產品價格、產銷量、項目建設年限、投產期限和產出水平、達產期、基準折現率等;
(3)計算分析變量因素對投資項目的經濟效益指標的影響程度。按預先指定的變化幅度(±10%、±20%),先改變某一個變量因素,其他因素暫不變,計算該因素的變化對經濟效益指標(如凈現值)的影響數值,并與原方案的指標對比,得出該指標變化的差額幅度;
(4)繪制敏感性曲線,確定敏感因素。將各個不確定性因素的百分比與對應的項目投資效益指標的數值在二維坐標中繪出,以不確定性因素為橫坐標,經濟效益指標為縱坐標,得到敏感性分析圖;(5) 分析敏感性曲線。從敏感性曲線可以清楚地看出與敏感性因素變化的最大極限值所對應的效益指標的臨界值,在確定了項目因素變化的最大極限值和項目效益指標的臨界點后,一方面可以很快找出敏感性因素,另一方面也便于投資者在項目投產后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限制其超過最大允許極限值。
5.實例
某企業在進行一項技術改造項目時有幾個方案可供選擇,其中之一的建設期投資額為I=340 000元,年設計生產能力為Q=600噸,生產的產品單價為P=400元/噸,生產變動成本為C=220元/噸,稅率為R=20元/噸,折現率i=16%,項目生命期10年折舊期結束時的殘值為S=10 000元,試分析該項目的變數——產量(q)、產品價格和變動成本的變動對項目性能指標——凈現值和內部收益率的影響。
從財務的角度分析,該項目的凈現值NPV=-P+(P-C-R)q〔(1+i)n-1〕/i(1+i)n+s/(1+i)n其中是貼現率,n為年度,而內部收益率IRR就是使凈現值等于零時的貼現率。
為了測試凈現值和內部收益率分別對上述三個變數的敏感性,在上面的公式中分別讓產量、產品價格和變動成本三個變數中的一個變動,而另外兩個則保持不變,然后計算出變動后的凈現值和內部收益率。變數變動的幅度一般按變數原值的百分比來取,例如10%、20%,30%,-10%、-20%、-3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