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中國GDP增速六年來首次跌破7%,但高于此前市場預期。分析人士認為,GDP超預期主要源于消費持續向,三季度消費對GDP的貢獻明顯增加,三產中的地產銷售回暖刺激了消費對GDP的貢獻增長。
今日公布的中國三季度GDP同比增速為6.9%,創2009年第一季度以來新低,但高于彭博預期的增速6.8%。第三季度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8.4%,同比上升了9.3個百分點。招商證券認為,三季度消費形勢持續向好無疑是GDP增速下滑幅度小于預期的最主要因素。前三季度消費同比增長10.5%,比上半年加快0.1個百分點,而投資、出口增速維持趨勢下滑,繼續拖累經濟。
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認為,消費貢獻度的增長與房地產市場的回暖有很大關系,GDP超預期部分得益于房地產市場的回暖。其指出,今年多輪“救市”措施出臺后,尤其是“330新政”之后的二季度,一線城市、部分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出現好轉,全國的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也開始轉正。
方正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郭磊在分析中提到,三季度GDP增速超預期,而當季工業表現未超預期,這意味著第三產業的貢獻進一步上升。第三產業之中,地產銷售的貢獻應該是一個引導,新興服務業的投資和并購活動可能也有一定貢獻。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也評論提到,9月額外假期帶動餐飲等行業增長強勁,同時受益于房地產銷售的持續增長,建筑裝潢材料和家電等增長亦有不俗表現。
不過,數據顯示城鎮固定投資增速繼續下降,今年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名義增長10.3%,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1個百分點。林采宜對此評價為,企業投資仍然非常疲軟,對經濟增長和市場回暖仍然信心不足。她由此認為,宏觀經濟在短期內不會觸底反彈,“GDP下行停止,回穩上升,我覺得遠著呢。今年不可能,除非政府采取超常規的刺激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