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投行經濟學家認為,8月中國工業增加值等實體經濟數據很令人失望,今年中國GDP增長7%的官方目標恐難實現;預計未來幾個月政府還會推出降準等刺激;8月數據受到因田徑世錦賽和閱兵而停產的影響,待這種影響和政府加大寬松力度見效后,四季度實體活動增速可能明顯回升。
上周末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多項宏觀數據均不及市場預期,其中8月固定資產增速創15年新低:
渣打銀行駐香港首席大中華區經濟學家丁爽評論稱:“(中國)經濟沒有顯示任何復蘇跡象。從貨幣政策角度看,政府已經盡其所能,可實體經濟的需求要回升得真正利用貨幣政策。”
澳新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認為,“這是非常令人失望的數據”,很難想像今年GDP會達到中國官方7%的目標。彭博報道也認為,疲弱的經濟數據凸顯了中國政府實現今年GDP增長目標面臨的挑戰,因為目前出口增長下滑,PPI體現的通脹下行趨勢在加劇,今年前8個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僅增長3.5%,還不到五年前同期水平的十分之一。
《華爾街日報》報道則是提到,一些經濟學家預計,未來幾個月中國央行會再度降準,中央政府會進一步向地方政府施壓,要求加快投放基礎設施建設相關資金,促進經濟增長。諮商會(Conference Board)的經濟學家Andrew Polk就認為,夏季已經過去,中國政府應該不會擔心金融市場動蕩,可以支持實體經濟了。他不排除中國央行再度降息的可能。
高盛高華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宋宇在報告中評論稱,8月數據疲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北京及周邊省市為確保8月底田徑世錦賽和9月初閱兵的空氣質量而停產的影響。以往地區性停產都導致全國經濟增速顯著放緩,今年的二戰紀念活動有更重大的政治意義,停產執行應該更嚴格。
宋宇預計,9月中國實體經濟環比增長將加速,因為出口增速反彈和政府放松政策加碼會起作用,但重工業企業在需求疲弱時復工業不一定能抵消停產所受影響,9月數據可能仍偏疲軟,更明顯的環比復蘇可能體現在四季度數據中。計入停產帶來的顯著負面影響,同時考慮到未來停產影響消退和政策放松影響更清晰,宋宇預計年底以前實體活動增速將明顯回升,今年全年GDP增速將為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