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外配資在新一輪的存量清理浪潮下再被推到風口浪尖,這一波最強封鎖令也令部分矛盾公開化。
據《第一財經日報》,大部分配資機構、配資客都要面臨單方面被違約,由于在法理上站不住腳,被違約也只能“認栽”。而從上一輪清洗到這一輪,配資機構交給配資客的說法大多只能是——不可抗力違約,不承擔責任。
但是,在9月底大限來臨前,面對部分券商雷厲風行地一刀切,已有信托機構不服券商單方面終止服務,而公開發出溝通函要求對話。
最近不少媒體都報道了中融信托與合作券商華泰證券的事情。9月8日中融信托正式向華泰證券發出溝通函,表示為避免終止外接系統數據服務引發的不必要的糾紛,希望雙方領導能進行面談,協商應對方案。
溝通函稱,華泰證券部分營業部的電話通知,將于9月30日起終止向中融信托提供任何外接系統的數據服務。目前相關存續信托計劃38個,信托規模133億元。由于中融信托有多個信托計劃使用該數據服務,華泰證券單方面停止相關服務可能引發投資者與華泰證券及中融信托的糾紛,甚至引發群體性事件。
“按規定,信托機構歸屬銀監會管理,到現在為止,銀監會并未有發文要求叫停任何存量傘形信托。”《第一財經日報》援引信托機構人士稱。
不過歸屬證監會管理的華泰證券并不是這么考慮的。據證券時報,華泰方面的回應是:“根據證監會要求,嚴格清理整頓外部接入的各類信息技術系統,只留下合規部門認可的接入系統,并將積極與相關機構溝通協商,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妥善處理相關問題,促進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華爾街見聞稍早前提到,據財新報道,近日監管發文要求券商徹底清除違法違規的配資賬戶,重點是違規接入的以恒生HOMS系統、上海銘創、同花順為代表的具有分倉交易功能的信息技術系統。清理整頓工作原則上要求在9月30日前完成,個別存量較大的公司不得晚于10月底前完成。
實際上,各券商對于監管層徹底清除場外配資的要求執行力度并不一致。
證券時報稱,包括齊魯證券、中航證券、西南證券及銀河證券等公司已陸續向信托公司發函,要求信托公司限期妥善處置相關賬戶和資產。另有部分券商也有口頭告知信托方,可能很快將有類似舉動。
矛盾的公開化讓不少信托公司對其二級市場投資業務的前景憂心忡忡。
“最近天天跟券商搞這事兒,不同券商執執行力度不一樣,如果都像華泰證券那樣一刀切就沒有活路了。” 一家大型信托公司人士對路透表示。
“如果一刀切把系統接入全部暫停,等于信托公司目前二級市場業務就完全沒有辦法展開了,這不是影響大不大的問題,是根本就沒有辦法開展了。目前我們的單一結構化產品就已經明顯受影響了。”路透還提到一位信托公司資本市場部負責人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