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32年歷史的港匯聯系制度正在經歷巨大的考驗:一方面是中國經濟放緩所帶來的下行壓力,另一面則是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的預期。即便近期資金持續流入香港,但是遠期匯率依然暗示市場在押注港元脫鉤美元。
長久以來,香港實行的聯系匯率制度規定,港元與美元掛鉤。這就意味著美聯儲一旦加息之后,港元也面臨相應的升值壓力。然而中國正在經歷1990年代以來經濟增速最慢期的現實又令港元承壓。
法國巴黎銀行經濟學家Mole Hau表示,港元正處于兩難境地。如果簡單的跟隨美元匯率波動的話,顯然不符合實際經濟情況——香港很容易受到中國大陸經濟的拖累,包括香港樓市和薪資價格都會因此承壓。
摩根大通駐香港房產和企業部門負責人Cusson Leung上周五(4日)曾表示,從2016年開始,香港住宅價格可能以年均5%-10%的速度下滑。
在1997-1998年和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港元一直保持了強勁的表現,近期港元連續觸及強方兌換保證水平亦暗示資金流入香港。但是即便港元的貶值壓力并未體現在即期市場,但從遠期匯市可見端倪。港元一年期遠期匯價近期出現暴跌行情,創下雷曼倒閉以來最大跌幅。港元隱含波動率持續走高,已超過金融危機期間水平,創下2004年以來最高。
巴克萊認為,盡管短期內幾乎沒有跡象顯示港元聯系匯率機制將發生改變,但貶值的人民幣也許會讓大陸和香港政府改變這一機制更容易一些。香港金管局曾表示,釘住強勁且正在升值的在岸人民幣會給香港物價帶來下行壓力(包括薪資、消費價格和房地產價格),或者結構性通縮壓力。
而花旗認為,短期內,港元對美元聯系匯率制度不會改變。長期來看,港元仍將采取釘住美元的匯率制度,并將在人民幣可自由兌換的時候最終再釘住人民幣。目前,港元聯系匯率制度或可以禁得起區域性外匯市場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