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金興明日前在2015陸家嘴論壇上發表演講時表示,國務院即將出臺《關于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自貿區聯動發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當中有近50條左右的內容。
《決定》將成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與自貿區聯動發展的總體方案。上海市政府另一位副秘書長、自貿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孫繼偉也在該次陸家嘴論壇上透露,《決定》可以說是“呼之欲出”。
2009年,國務院發布19號文,提出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但一直以來,與資本項目可兌換相關的企業和金融機構跨境融資、包括資本市場在內的金融市場與國際市場雙向開放、個人境外投資等改革項目,一直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難啃的硬骨頭”。
此前,央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長張新曾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分賬核算業務境外融資與跨境資金流動宏觀審慎管理實施細則》發布時透露,《決定》將努力在金融中心建設、金融服務業擴大開放,特別是資本賬戶開放、資本市場建設等方面有更大的作為。
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副主任簡大年本月早些時候向《上海證券報》確認,即將發布的《決定》將包含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QDII2)境外投資試點。
張新此前曾表示,QDII2試點的方案中設置了風險預警和規模調控目標,當資金外流規模達到一定規模,對金融穩定產生影響時,就會啟動宏觀審慎參數的調整。參數調整后,每個個人的跨境投資金額都會產生相應的變化。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方上浦在本次陸家嘴論壇上也透露,下一步計劃在自貿區試點資本項目限額內可兌換。這將打破目前分塊的資本項目改革格局,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以在給定的額度內自主進行跨境的資本項目交易,包括直接投資、并購、債務工具、金融投資等,與投融資有關的資金進出、匯兌不受限制。他評價說,這將極大地提高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水平。
事實上,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聯動推進的思路,已經體現在前期自貿區金改政策設計的思路中。
比如說,《關于支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的通知》明確,上海市的金融機構都可以建立分賬核算體系,而不僅局限于區內的金融機構。賬務核算體系要建立在市一級的分行,同一金融機構的上海市(包括試驗區)各經營網點都可以為區內主體以及境外機構辦理分賬核算業務。
參與制度設計的人士表示,僅這項政策就包含了一個制度安排: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與自貿區聯動。由于注冊在自貿區內的很多企業都是在區外辦公的,通過這項制度設計就可以讓企業就近享受金融服務。同時,由于區內的企業可以享受境外服務,這就使得上海市的金融機構直面境外機構的競爭,思路不能局限在自貿區,倒逼上海市的金融服務再上一個臺階。
目前,除了國際金融中心和自貿區,上海也在整推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建設。金興明表示,這三者是相互支撐、融合聯動的。上海市政府也正在調研的基礎上起草相關文件,聯動科創中心與國際金融中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