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政治和經濟的不滿情緒,正驅使拉美國家民眾走上街頭。
5月30日,約2萬民危地馬拉民眾聚集在首都中心廣場,要求他們的總統下臺。
同一天,委內瑞拉抗議者走上街頭,要求政府進行國會選舉,并釋放關押的政治犯。
而當周早些時候,秘魯抗議者與防暴警察之間也爆發沖突。
彭博新聞社報道稱,從墨西哥到智利,拉美各國民眾走上街頭,表達對政治丑聞、經濟停滯以及政府無能的不滿。
哥倫比亞大雪國際關系學助理教授Chris Sabatini對彭博表示,拉美國家民眾的不滿早已根深蒂固,只不過此前經濟維持增長,新的政黨上臺,讓這些不滿情緒被暫時壓制住了。
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官員Claudio Loser認為,拉美國家的中產階級規模在過去十年增長較快,他們對政府領導人的期待也大幅提高。
1. 長期腐敗問題
巴西因舉辦世界杯耗費巨額資金,引發民眾不滿。巴西國營石油公司也爆出貪污丑聞。
在智利,數名議員因涉嫌從當地一家投行非法獲取資金正接受調查。智利總統Michelle Bachelet的兒子因濫用其父親的影響力而被要求從政府職位下臺
前述IMF官員Loser稱,腐敗問題是拉美國家長期存在的問題。而過去兩年,法制建設在拉美國家變得越來越受重視,同時,中產階級越來越無法忍受非法行為。
世界銀行拉美問題經濟學家Daniel Lederman稱,隨著財政預算收緊,拉美國家領導人對于處理國內危機顯得手足無措。這使得現在這個時期對這一地區來說非常敏感。
他認為,由于更深層次的原因,拉美國家時常曝出丑聞。這些丑聞的出現恰逢財政拮據導致的經濟問題。
2. 投資下滑
經濟不景氣還表現在金融業。巴西雷亞爾對美元今年已經下跌15%,在16各主要拉美國家貨幣中表現最差。根據摩根大通的EMBIG指數,拉美國家國債回報率比亞洲、非洲、歐洲和中東都要低。
聯合國有關數據顯示,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的境外直接投資(FDI)去年下滑16%,比全球平均水平還要高一倍。
IMF預計,拉美和加勒比國家今年GDP增速僅為0.9%,是世界主要經濟地區最低水平。世界銀行認為,智利銅礦、阿根廷大豆以及委內瑞拉石油都受到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
3. 民主意識增強
危地馬拉央行行長因卷入一場涉及1500萬美元的社保詐騙案而被捕入獄。當事人沒有認罪。
前巴拿馬財長5月11日因針對政府食物援助計劃的調查而被捕,但他本人不接受指控。
前述IMF官員Loser表示,盡管拉美國家的民主程度還遠不成熟,但是當地人們正在要求更多措施以限制政府官員的行為。這樣的要求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