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商務部,中韓兩國政府今天正式簽署中韓自由貿易協定,預計在今年年底前生效實施。
協定范圍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和規則等17個領域。雙方還將以負面清單模式繼續開展服務貿易談判。協定生效后,雙方超過90%的產品在過渡期后進入到零關稅時代。
此時正值韓國出口連續5個月下滑,本月更創下近六年最大降幅,引發了出口下滑可能阻礙該亞洲第四大經濟體復蘇的擔憂。
韓國貿易、工業和能源部(Ministry of Trade, Industry and Energy)今日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韓國出口同比下滑10.9%,為連續第五個月下滑;進口同比下滑15.3%,貿易順差為63.2億美元。
出口疲軟的同時,韓國國內對于韓元是否對日元和歐元過于強勢的爭論日趨激烈。野村控股(Nomura Holdings)和法國興業證券(SG Securities)分析師認為,這可能促使韓國央行在本月宣布降息。
韓國央行行長Lee Ju Yeol表示,盡管出口蕭條并非韓國獨有,但鑒于該國對海外市場的高度依賴,其對于韓國經濟的影響會很大。
中韓自貿區的建立將會極大刺激雙邊貿易,報道援引的專家預計五年內雙方的貿易規模就會突破4000億美元。目前雙邊貿易規模已經達到3000億美元。
中韓自貿協定是迄今為止中國對外簽署的涉及國別貿易額最大的自貿協定,同時也是中國迄今為止涉及領域最多的自貿協定。中韓自貿協定草簽文本有22章,覆蓋17個領域,不僅涉及貨物貿易,而且包括服務貿易和投資。
《央視財經》早些時候的報道指出,受中韓自貿協定即將簽署的利好影響,相關概念股近期受到熱捧,尤其是化妝品板塊,相關公司股價平均上漲了50%,這是因為隨著自貿協議的正式簽署和生效,6.5%至10%的韓國化妝品進口關稅將逐步取消,最終銷售價格有望降低近20%,投資者非炒好韓國化妝品的競爭力。除了化妝品板塊外,旅游、航空、運輸板塊也受到中韓FTA的利好刺激。
隨著中韓自貿協定今日正式簽署,這將給中韓間的貿易、海運、旅游等領域注入強大活力。在概念股布局方面,華泰證券此前建議關注港口、海運、紡織品以及農產品等四類個股。
具體來看,中韓自貿區的建立將使得港口和海運行業首先受益,邏輯在于:一方面,自貿區協定生效后,貿易規模有望顯著增加,同時中韓貨物貿易大多以海運為主,從而帶來港口吞吐量和海上貨物運輸量的相應提高。另一方面,中韓自由貿易協定中大概率將包括通關便利化和檢疫負面清單等優惠政策,此項互惠政策將大幅度節約港口和海運環節的時間成本。
此外,中韓兩國在貨物貿易上都分別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因此貨物貿易的關稅減讓是中韓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主要談判焦點所在。中韓自貿區的設立,將有利于我國紡織品和農產品貿易公司從韓國市場獲得更多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