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迄今為止,中國已發行157億美元規模的永續債,超越法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永續債發行國。盡管永續債可以降低公司的負債率,但是三大評級機構均指出,實際上發債人的債務負擔未必減輕。
中國公司目前計入負債表的永續債券規模至少已經達到532億美元,表面上可以降低這些公司的負債率。不過評級機構表示,由于永續債券通常都有一定年限后提高票面利率的條款,以刺激發債人贖回債券,所以實際上發債人的債務負擔未必減輕。
惠譽評級駐新加坡的高級董事Kalai Pillay向彭博新聞社表示:“按照會計標準,永續債券被視為權益項目處理,但我們多數時候將其作為負債來對待。”
佳兆業集團今年早些時候成為中國首家美元債違約的房地產開發商之后,投資者開始對中國公司的資產負債狀況變得更加謹慎。在中國獲得評級的房地產開發商中,恒大地產的永續債券發行規模最高,其債券交易價格在每1美元面值90美分。4月份中國70個大中城市中有69個城市的新建住宅價格同比下跌,投資者擔憂該公司的財務狀況可能惡化。
會計師事務所BDO Ltd.駐香港董事Andrew Lam則表示,按照會計準則,對永續債券的這種會計處理是允許的,可以起到隱藏公司整體負債規模的效果。他說:“現金緊張的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用創新性的辦法借款,這種情況并不少見。”
中國企業的發債規模從2008年以來激增,當時的全球金融危機促使中國政府宣布了大規模的刺激政策,引發了建筑活動熱潮。隨著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允許更多公司出現違約,同時又要防止違約現象蔓延,對中國企業負債狀況進行準確評估又面臨著新的迫切性。標準普爾表示,截至2013年底,中國企業負債14.2萬億美元,在全球居首。
穆迪分析師Ivan Chung表示,中國國資委通常將國有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上限設定在在65%-70%。銀行通常也會要求貸款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低于70%。
惠譽的Pillay表示:“在中國能夠發行這種債券很重要,許多銀行根據資產負債率發放貸款,而這些債券并不計入負債。”
中國國內市場的永續債券發行從2013年才開始起步,當時中國證監會發布了允許永續債券發行的框架規定,之后總部在北京的國電電力發行了中國的第一筆永續債券。中國公司發行美元永續債券則要回溯至2010年。
截至去年12月31日,恒大地產的永續債券總額為528.5億元人民幣(85億美元),較前一年增加一倍多,而這其中大部分在中國國內市場發行。恒大地產的助理首席財務官John Peng周二在電子郵件中表示,永久資本工具占該公司權益總額的47%。
中國銀監會在2008年7月份發布214號通知,禁止地產商用借來的資金購買土地,以遏制房價上漲。
Babson Capital Management LLC的新興市場公司債負責人Brigitte Posch表示,發行永續債券募集的收入并不受限于項目建設,也可以用于購買土地。
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去年下滑至1990年以來最低水平,即便央行去年11月份以來已經三次降息,經濟幾乎也沒有出現任何加速跡象。盡管企業財務艱難,但貨幣放松刺激了股市和債市上漲。為可口可樂在中國提供飲料瓶的珠海中富表示將無法悉數償付5月28日到期的債券本金。截至4月29日,珠海中富股價在今年大漲126%。
國有企業將永續債券視為發行股票的一個替代途徑。中國交建今年4月份發行了11億美元、初始利率3.5%的永續債券,是中國企業發行的規模最大的一筆美元永續債券,該債券發行時相對于美國國債的息差為219.2個基點,目前為194.3個基點。
中國交建的首席財務官傅俊元5月19日在北京的一次會議上表示,選擇發行永續債券是因為其兼具債券和股票兩方面的特點,但又比股票融資便宜,還可以在會計項目中計為權益。
該公司去年12月份還發行了50億元人民幣、利率6%的無固定到期日債券。截至2014年底,其資產負債率為79.1%。
標準普爾香港的董事總經理Christopher Lee表示,中國市場永續債券的利率遞增幅度可以高達5個百分點。他說,開發商將這種債券作為購置土地的另一個融資渠道。
“我們將其視為債務,”First State Investments Ltd.駐香港的亞洲固定收益負責人Jamie Grant表示,“重要的是,它們要被看作債務工具中風險較高的部分。如果監管機構改變它們被計為權益的做法,那么將會對基金造成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