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價格的回暖并未給航運業帶來轉機。整個行業的盈利在“與日俱減”,好望角級船只綜合日均運費今年或將下跌20%,而今年預計將會有超過100艘的貨船因行業不景氣而被廢棄。
那些在年初曾預計運費將反彈的市場人士近日開始收回了他們的樂觀看法。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主要大宗商品消費國,中國煤炭進口量出現創紀錄的下滑,鐵礦石進口量增速則創2000年以來新低。
一家專業回收廢棄船只的公司GMS Inc預計今年將達約有6%的貨船將廢棄。而彭博新聞社的調查顯示,每艘貨船的平均盈利今年將暴跌20%。
Pareto Securities AS行業股分析師Eirik Haavaldsen表示,整個行業只能選擇減少貨船數量來緩解盈利下滑。“煤炭業已經崩盤,而鐵礦石也沒有起色。”
2015年迄今波羅的海指數平均水平為607,創1985年有記錄以來最差同期表現。而波羅的海交易所的數據顯示,作為波羅的海干貨最主要的運輸工具,好望角(Capesizes)型船只現貨日均運費為4228美元,創2000年末以來最低水平。
彭博調查的分析師預期,好望角型船只綜合日均運費(包括價格波動較小的長期包租運費)今年將下跌20%至11000美元,而2月當時調查的預期則為18750美元/日。
2015年至今為止,中國月均煤炭進口量為1725萬噸,同比重挫38%;鐵礦石月均進口量為7682萬噸,同比微漲0.6%,創至少2000年以來最低增速。
2011年國際鐵礦石價格曾升至歷史最高點191.7美元,隨后瘋狂跳水。過剩供給的現象使鐵礦石價格在今年一度下跌47%。不過在4月末必和必拓宣布推遲2017年產能擴張計劃之后,鐵礦石強勁反彈。在4月初觸底于47美元之后,鐵礦石價格已經回升至61美元上方。幫助2015年至今的鐵礦石跌幅縮減至14%。
分析師們對鐵礦石價格走勢的分歧較大。巴克萊預計2015年鐵礦石均價為每噸56美元,瑞銀集團認為這個數字為50美元。而花旗則預計下半年均價僅有37美元,2019年才能回升到40美元左右。
去年中國用煤量出現本世紀內第一次下滑,直接的效果是去年全球因能源消費排放的二氧化碳少見地停止了增長。國際能源署的報告稱,類似的情況只在經濟危機后的1980年代早期、1992年和2009年出現過。
用煤量減少與中國經濟的增速放緩有關。今年4月,中國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9%,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同期增速最低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