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司正在瞄準股市,以緩解債務壓力。
隨著剛兌打破、股市屢創新高,中國公司越來越多的用股市融資,以償付債務和擴大投資。瑞銀估計,今年到目前為止,上市公司增發股票的規模近5000億元,到今年12月份,將超過1萬億。此外,還有數百億元的IPO已經發行。
去年以來,滬指大漲,投資者大舉入市,A股市場規模增長25萬億元左右。根據上交所和深交所數據,A股總市值已超過50萬億元。與此同時,上周保定天威債務違約,預示著國債剛兌已經打破。中國證監會和中國央行的官員還稱,資金入股市也是支持中國實體經濟。
光大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徐高對彭博新聞社表示,公司現在在股市里面能獲得較便宜的資金。
資金正在向股市轉移。根據彭博數據,中國股權融資規模上個月已經超過企業債凈銷售額,是過去三年的第3次超越。
上交所掛牌公司的債務股本比今年1月已達165%,創2005年以來新高。
今年中國有望推出注冊制,IPO審核將提速,因此股市供給將擴大,但這也蘊藏風險。
瑞銀的一位分析師稱,自1992年以來,中國股市有7次大繁榮,但4次都因供給擴大而結束。
不過,位于香港的野村控股的首席經濟學家趙揚稱,股市融資渠道將比銀行融資效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