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周三(25日)強調,要以國資國企改革優化資源配置。這意味著,中國國企國資改革重頭戲即將開演。
李克強是昨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作出上述表態的。
會議強調,要繼續加大國企國資改革力度,加快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運營公司試點,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促進強強聯合,優化資源配置,有效解決重復建設、過度競爭等問題。進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推進核心技術研發和整合,創新商業模式,增強國有企業活力,提升利潤率,促進稅收增加。推動中國裝備走出去,打造面向全球的競爭新優勢。
會議聽取了中國北車、中國南車重組進展情況的匯報,要求遵循市場規律和企業自愿原則,為重組創造有利條件,確保企業穩定運營,促進效益提升。
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及,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有望加快出臺,新一輪方案將以“1+N”的形式發布。其中“1”為《國務院關于國有企業改革指導意見》,“N”為34項文件,包括《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指導意見》、《國有企業功能定位與分類》、《關于國有企業布局與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設立的改革方案》等。
作為今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頭戲之一,國企改革備受矚目,高層對其十分重視。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穆虹曾在本月初表示,國務院已為此專門成立國企改革領導小組,“由國務院領導同志親自掛帥”。
同時,國務院國資委也在近期發布公告稱,將委托第三方對央企4.3萬億海外資產進行摸底。
大規模的反腐運動也在為央企改革清障。截止3月6日,今年第一批的13個中央巡視組已經全部進駐。證券時報表示,與以往不同,這一輪巡視首次提出巡視組要“劍指問題,倒逼改革”。中央在宣布首輪將對26家央企進行巡視的同時,還明確表示,今年完成對國有重要骨干企業和金融企業巡視全覆蓋。
從目前局勢來看,今年的國企改革有兩樣重頭戲正齊頭并進。一是推進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亮點是國務院力推的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華爾街見聞曾提及,發改委和國開行在本月中旬發布通知,對社會資本開出更加優厚的條件,包括對符合條件的PPP項目,貸款期限最長可達30年,貸款利率可適當優惠等。部分省份已經有相關項目開花結果。
二是推進國資重組整合。《華爾街日報》此前報道,知情的政府官員和顧問透露,中國領導人計劃在未來幾個月中發布針對超過10萬家國有企業重組的整體規劃。上述提及的中國南車與中國北車的合并已經確定,國家核電和中電投合并正在進行中。
地方國有企業改革也正全面鋪開。31省區市的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無一例外提及“國有企業改革”,其中13省市明確今年將著力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國資委去年7月啟動央企改革試點工作,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中糧集團有限公司被列為首批開展改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企業。
此外,多個地方政府在此前召開的地方兩會都勾勒了地方國資改革的藍圖,包括“混合所有制改革”、“兼并重組”、“分類改革”、“整體上市”、“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等內容。
據《投資快報》統計,吉林、上海、浙江、河北等地均在國資投資運營平臺搭建上推出了實質性的政策。廣東將著力推動國有資產證券化;海南則表示,將推進南漁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上海還提到,要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開放性市場化重組,穩步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