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階段查處大量基金公司從業人員利用非公開信息違規交易后,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周五表示,將對部分不同程度內控缺失的基金公司實施行政監管措施,其中對華夏基金、海富通基金等五家基金公司責令限期整改。
張曉軍在新聞例會上表示,擬對華夏基金、海富通基金等五家公司實施3-6個月的限期整改的行政監管措施,整改期間暫停受理公募基金產品注冊,并對相關責任高管人員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證監會還對中郵等六家基金公司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
他說,在近期進行的專項檢查中,部分基金公司及責任人員在防范從業人員違規買賣股票行為的內控管理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個別公司在未公開信息管理、投研人員權限管理、信息系統與通訊設備管理,以及基金經理選聘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內控缺失與管理失責,為違法行為的滋生提供了空間。
他還指出,今后,這類檢查和措施將會成為新常態,希望各基金公司加強自律,全面提高風險管理和內控水平,打造投資人信賴的資產管理行業。
中國最大公募基金之一的華夏基金相關人士回應稱,未來將積極落實整改措施,并按證監會要求持續完善內控制度建設,不斷加強對公司從業人員的行為管理與道德教育,保障各項工作的合規穩健運行。
海富通基金相關人士暫未聯絡到發表評論。
去年底,中國證監會公布,已將涉嫌利用非公開信息違規交易(俗稱老鼠倉)的39名涉案人員移送公關機關,這些人員涉及華夏基金、海富通基金、光大保德信、平安資產管理公司等20家金融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