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消息人士周三告訴路透,摩根大通的高管正在全行范圍內向經理人施壓,要求削減成本,之前該行營收情況令人失望,利潤受到影響。
該消息人士對路透表示,摩根大通可能對業務部門制定具體的成本目標。摩根大通稱,預計在2月24日舉辦投資者日活動時,將公布進一步的成本削減措施。
摩根大通周三宣布季度營收下降3%,但非利息支出只減少1%,因此總利潤下滑7%。這樣的財報令人失望,打壓其股價下跌3.45%。
即便扣除季度內認列的11億美元法律方面支出,其支出與營收之比(即“效益比”)也達到61%。2014全年的效益比為60%,2013年59%。
首席財務官Marianne Lake在電話會議上同分析師討論了銀行的業績,預計中期內效益比僅為55%。
摩根大通的支出問題令人質疑其規模過大。當前監管部門正在針對美國最大的幾家銀行擬定更為嚴格的法規,一些分析師懷疑大銀行是否應該分拆。
“最近三年摩根大通的效益停滯不前,”中信里昂證券(CLSA)分析師Mike Mayo說。“如果摩根大通能夠表明優勢,投資者也許能認可它的規模;否則我們就該談談縮減它的規模或者分拆。”
摩根大通幾名高管周三表示,他們只是需要時間。若依金額計算,摩根大通已經達成節省成本的目標,但并不足以抵銷營收下滑。財務長Lake表示,摩根大通刪減成本的成效會在2016與2017年顯現,她承諾在2月24日進一步說明。
大型銀行的規模能令它們受益,因為一些開銷可由不同的業務部門分攤,例如人力資源。但規模龐大也可能導致效率不彰,以及依據美國法規所衍生的高資本要求。
銀行高管已表示,摩根大通營收成長不如預期,因低利率使得貸款與其他資產的收益下滑,獲利因此縮水。2014年摩根大通在有形普通股權益資本的投資報酬率為13%,原本的目標為15%左右。有形普通股權益資本報酬率是一項衡量銀行從股東資金取得獲利多寡的指標。
熟知內情的另一名人士表示,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迪蒙(Jamie Dimon)曾對同仁感嘆,近期配合新規定的部分支出的效能欠佳,因為銀行必須聘請外部公司,以加快作業速度。摩根大通預計將逐步找出更有效率的新方法,維持新控制系統的運作。
一名分析師在周三的電話會議中,詢問分拆摩根大通的可能性,高盛分析師在近期的報告中也曾提出這樣的想法。
迪蒙回應表示,擁有一系列多種業務部門,在任何特定業務板塊遭遇困境時,能令銀行有所緩沖。
“從業務的角度來看,這是個有效的模式,”他表示。
Mayo表示,投資人希望摩根大通能更密切注意成本,尤其因為政府監管單位出于摩根大通的復雜性,計劃要求該銀行持有更多資本。
“如果你這是告訴我們要再等兩年,那似乎太久了,”Mayo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