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看到的內部備忘錄顯示,專注亞洲業務的渣打銀行(STAN.L: 行情)(2888.HK: 行情)將關閉大部分全球股票業務,并在零售銀行部門裁員大約4,000人。該行首席行政總裁冼伯德(Peter Sands)大舉采取削減成本的行動,以期扭轉該行命運。
作為成本削減計劃的一部分,該行將關閉股票經紀、股票研究和股票上市業務,這會導致裁員約200人。渣打銀行將其當做非核心業務,且獲利情況不佳。
預計這將使渣打在2016年節約大約1億美元成本。備忘錄顯示,零售銀行業務裁員計劃將可使2015年成本節省2億美元左右。
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曾于2014年11月首次下調渣打銀行評級。之前渣打在不到12個月的時間內三次發布獲利預警,壞賬損失也日益上升。
冼伯德目前面臨來自股東的業績扭轉壓力,并已承諾在2015年削減4億美元成本。在直到2013年的10年,冼伯德帶領渣打取得了獲利連創紀錄的成績。
“他們2014年就宣布了成本削減計劃,現在是付諸實施。這肯定將有助于改善該行的獲利,”香港Maybank Kim Eng Securities分析師Steven Chan表示。
**被鎖在門外**
渣打香港股市部門的員工周四上班時發現大門緊閉,而部分新加坡員工則被護送離開辦公地點。
“我們今早來上班,卻通知我們股市部門已關停,”一位自稱是渣打新加坡前員工的女士向路透表示。
她表示從事研究工作,在渣打已工作三年。
0333 GMT,渣打在香港上市股票上揚1.8%,因投資者歡迎這一削減成本的舉動。
退出股市業務標志著該行戰略轉變。該行股市部門去年10月都還在招聘人員。
渣打將成為首批完全退出股權資本市場的全球性銀行之一,包括撤離公司股票承銷業務。
亞洲股票承銷費用在下滑三年后,2014年大增74%,但渣打仍選擇離開。
渣打在2008年11月從摩根大通收購券商嘉誠(Cazenove)后,創立了股票業務。但據Greenwich Associates調查,渣打該業務一直進展不順,2013年底在研究或交易榜單上都未能擠入全球銀行的前十名。
不過內部備忘錄還顯示,渣打將保留股票衍生品、可轉債和宏觀經濟研究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