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帶來的另一個影響是奧運報道的社交化。在社交網絡全面覆蓋的今天,每一個人都可能是一位奧運報道記者,包括觀眾、志愿者、運動員,所有參與奧運的人都可以使用手機記錄自己眼中的奧運。
4年一度的奧運會,已經于北京時間7月28日凌晨4點在倫敦拉開大幕。每一屆奧運會的召開,都是一次傳播方式的變革,而每一次傳播方式的變革,都是一次媒體權力的下放。
2012年倫敦奧運會,移動互聯網將大顯身手,與悉尼及雅典奧運會時的電視媒體,北京奧運會時的網絡媒體不同,移動互聯網提供了讓更多的力量參與奧運報道的可能,也引發了門戶網站爭奪手機屏幕的卡位戰。
奧運傳播草根化
《掌上奧運》的開發團隊coral是由5個剛畢業的大學生組成的。他們5個人是北京郵電大學的同學,剛剛加入在網易、微軟等互聯網公司,他們堅持利用閑暇時間做一些“自己覺得很酷的應用”。《掌上奧運》之前,他們還開發過幾款LBS應用,但是下載量不大。
為了迎合即將到來的奧運熱點,6月底coral做了這款奧運資訊類App,并發布在各大Android市場,他們沒有推出iOS版本,因為他們5個人都沒有開發iOS的經驗。
與《掌上奧運》類似,另一款應用《一起看奧運》前幾天剛剛上線,它的開發團隊是同樣名不見經傳福州華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在傳統PC互聯網上,幾大主流媒體瓜分了奧運信息的主要流量,一個新興的網站很難獲取用戶。而隨著奧運傳播渠道向手機端的轉移,大公司與小開發團隊之間的差別正在變小,因為無論多么大的開發團隊,呈現給用戶的都只能是一個1厘米見方的App。
奧運報道社交化
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帶來的另一個影響是奧運報道的社交化。在社交網絡全面覆蓋的今天,每一個人都可能是一位奧運報道記者,包括觀眾、志愿者、運動員,所有參與奧運的人都可以使用手機記錄自己眼中的奧運。
《21世紀經濟報道》財經新聞總監周斌在微博上抱怨,新聞事件發生之時,在現場的傳統媒體記者不通過自己任職的機構擁有的渠道直播,卻通過微博直播。在這個人人自媒體的大環境下,社交網絡因為其廣泛的參與性和良好的及時性已經對傳統媒體產生了不可忽視的沖擊。這種情況在倫敦奧運之時將更加明顯。
倫敦奧組委負責傳播事務的主管杰基-布洛克·多伊爾表示:“2000年悉尼奧運會時,互聯網上網速度還很慢;2004年雅典奧運會時,智能手機還未出現;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社交媒體還沒成氣候。在倫敦,萬事俱備,每個人都可以用社交媒體來關注奧運會的比賽。”
從北京奧運會到倫敦奧運會,短短4年,Facebook的活躍用戶從1億激增至9億,Twitter用戶從600萬躍升到1.4億,新浪微博的注冊用戶也以每月新增1600萬的速度一路飆升到3億。君不見,業已抵達倫敦的大大小小人物,都已變身“特派記者”,發回了前方的最新報道。2012倫敦奧運會成為一場名副其實的“Socialympic(社交奧運)”。
媒介的變革
互聯網分析人士何寬認為,“從近20年來看,每一次奧運基本上都是一次媒介的變革:從平面媒體到電視媒體,從傳統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人們獲取奧運資訊的方式都在發生巨變。”
1996年亞特蘭大是平面媒體的天下;2000年悉尼奧運會是電視媒體的天下;2004年雅典奧運會互聯網媒體開始崛起;2008年北京奧運,互聯網和視頻網站都拿到了賽事轉播權,擔當起奧運報道的重要的任務。2012年倫敦奧運會?是移動互聯網發揮作用的時候了。
這個月,本屆奧運會的主辦方倫敦奧組委推出了兩款官方應用:倫敦2012奧運會賽程(London 2012 Results App)、倫敦2012奧運會觀戰指南(London 2012 Join In App),以及一款體育游戲:倫敦2012奧運會官方游戲 (London 2012 Official Mobile Game),同時覆蓋iOS、Android、WP7平臺。這使得倫敦奧運會成為首次推出官方移動應用的奧運會。
而國際媒體巨頭BBC和NBC都為奧運專門推出了奧運應用,主要功能包括賽事報道、運動員資料以及內容直播、社交化分享、個性化訂閱等。
“可以說,奧運賽場是體育競技的賽場,奧運之外的賽場則是技術革新的賽場。”何寬表示。
門戶奧運移動戰略之爭
由于時差原因,移動互聯網對中國奧運觀眾的影響更為深刻。北京與倫敦相差8個區時,此次奧運會比賽大部分將在北京時間16點至次日凌晨2點進行,并且多數金牌都將在午夜后產生。這種情況下,通過手機獲得最新奧運信息成為不少中國觀眾的第一選擇。
一項第三方發起的調研數據顯示,50.7%的用戶表示將在奧運會期間會通過手機或平板電腦關注比賽,比2008年北京奧運會提升30%以上。其中,新聞資訊將會是移動終端用戶最剛性的需求,新聞用戶需求占比達到80%。而奧運會期間,將會有56%的用戶通過手機來獲取相關的資訊,45%的用戶會通過移動終端來觀看賽事的內容。
正因如此,四大門戶已經不約而同地放棄了賽事直播,轉而瞄準自制節目和信息推送。何寬認為:“在資源方面,四大門戶誰都占不著便宜。所以選對媒介將是對他們搶占奧運先機最關鍵的一步。”
Wap站和新聞客戶端是四大門戶奧運報道的基本陣地。
新浪在手機新浪網搭建了2012倫敦奧運站,內容包括賽事預測分析、名家點評、實時直播,并且增加了“金牌專刊”和“事件性專題”模塊。而掌中新浪奧運版將重點提供三大功能服務:奧運喜報、奧運早晚報、奧運觀戰指南。
騰訊提出構建Web+WAP奧運實時社區,手機騰訊網推出了兩款奧運互動產品《奧運答題闖關》和《奧運拍照上傳》,騰訊新聞奧運版客戶端上,用戶可以隨時查看金牌榜,了解前線要聞,觀看騰訊“中國茶館”原創視頻,還可以通過微博熱點了解賽事輿論。
手機搜狐內容包括賽事快訊、 INFO 數據接入、金牌獎牌信息、圖文直播等。借助視頻的優勢,手機搜狐屆時也將實現倫敦奧運賽事的視頻點播。搜狐新聞客戶端可推送、訂閱奧運新聞,并推出針對倫敦奧運的刊物《奧運專刊》和《全景奧運畫報》。
網易新聞客戶端是網易奧運報道的拳頭產品。網易首次把智能手機平臺提升為奧運資訊傳播的主要平臺,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手機奧運播報。網易還拓展了包括街旁、優酷、人人、天涯、貓撲等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合作伙伴,形成“移動云報道”聯盟。
在這個基本陣地上,各大門戶又各有自己的獨特優勢。新浪將利用微博優勢,吸引用戶通過手機微博發表自己觀看奧運賽事的評論和心情;騰訊微信“騰訊奧運”官號,則會通過推送功能,將奧運期間的精彩看點和賽場動態推薦給收聽用戶;搜狐專門開發的“搜狐奧運2012客戶端”可提供更為詳盡貼心的奧運信息,并和搜狗、視頻相整合;網易新聞客戶端有良好的用戶基礎,和網易其他移動應用整合,使移動互聯網成為網易奧運報道的主戰場。
對于互聯網媒體來說,他們是在與對手競爭,也是在與自己競爭,更是在與眾多的草根應用、個人媒體競爭。奧運競賽,場內場外同樣火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