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上市后,怎樣才能盡早賣出第一件,快速讓一款商品動銷?這是決定訂單推廣“成功的關鍵”,我們要使用全新的營銷思維,引導銷售團隊克服內在的障礙與問題,對新品的銷售過程進行有效干預,做到新品上市后早賣、快賣、多賣。抓不住這個成功的關鍵,門店新品銷售就難以獲得成功。
為了實現新品上市早動銷,門店經理需要把握其中的關鍵人、物、方法、事,對門店的管理系統流程進行改良,把成功的關鍵落實在組織結構上,并依靠組織的力量,從新品上市銷售的第一天開始,關注每款商品的銷售進展。
本文內容描寫了新品上市后,負責指揮的門店經理,借助合理的終端信息反饋流程,采集專業的銷售情報和信息,并使用專業的營銷工具,做出商業分析,指導門店完成一系列的營銷行動。
“一旦制定了銷售目標,就必須確定要把產品賣給誰?并想清楚怎么賣?”
以前,零售公司對門店的銷售管理方式,并沒有十分嚴格的規范新品上市后,門店要執行那些必要工作,銷售管理更多的是“控制店員的心態”。面對快節奏的訂單銷售規劃,只會這些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門店經理按照一套嚴密的銷售進度控制方法,運用清晰的控制思維,完善訂單銷售管理工作,用規范的制度,來優化對門店導購的管理方式,把訂單銷售目標轉化為可操作的營銷行動方案。
通常,一個批次的新產品到店一周內,店長要組織店員對同訂單商品,逐款的進行細節評估,根據專門設計的產品特征分析模型,將商品的每個細節的用評分的方式進行主觀描述,對得分較低的款要闡明問題點,和改善措施,對得分較高的款,店員要鎖定可能會購買的VIP對象,進行人貨對接,確定銷售任務目標,具體工作內容分為以下三個步驟:
一對買手定義的產品銷售標準進行復審。
成熟的買手在采購產品時,會依據專業知識規劃商品的流行性、賣點、生命周期、主銷售月、推廣等級、上市批次、銷售主題、推廣等級、售罄等級、推廣方案和陳列規劃,當新品到店,店長要帶領店員逐一進行評價,品評買手制定的以上標準是否有不妥之處,并通知公司更新相關銷售標準文件。通過這個試穿評價環節,店員立即對新品有了熟悉感,特別是對于某項標準的爭論,更是加深了店員對于貨品的關注度,縮短了銷售的準備期,按照流程設計,公司的管理層要審議門店的更新要求,并以正式的文件方式回復門店。
二所有店員都要參與評價新品的市場接受度。
以前我們對貨的評價就是“好”和“不好”,這種主觀評價過于模糊,無法表達我們真實的感受,9D分析模型是由賣手設計的一種思維方式,參照品牌特點,為一款商品設計9種數據分析角度,用打分的方法作為客觀描述語言,這樣就能把一個人腦中的感覺進行量化。
我們可以用9個角度說明貨“好”,反之也是用這9個角度說明貨“不好”。下圖是某品牌的9D分析模型。
這一步開始時,店長會給每個店員一張《款式評分表》評價標準分為三擋,5分制:(好:4分以上,中:3分、差:2分以下、不能出現0分。)
很明顯,上表中2318款鞋的面料材質評價較差,2788款商品不能做主打款,7867款商品銷售時間較短。
這些內容,需要店員憑借多年的銷售經驗,細心的對每款商品的9個角度進行評估,店長要對真實性負責,店長要引導大家正確思考,不能敷衍了事,雖然每個人的評價會存在較大的差異,但是將每個人對商品的評價集中在一起,用平均分的方式,就可以分析出單款商品的細節問題。
三為重點商品精準的匹配VIP顧客對象。
門店經理要在一周內將門店的試穿反饋收集在一起,通過店員的評價,將商品定義成五種:實賣款、難度款、短期出清款、問題款、關注款,對于平均分高于3分的商品,我們稱之為實賣款,有一些商品銷售難度較高,叫做難度款,有些款需要快速賣完,叫做短期出清款,對于2分以下的,我們稱之為問題款,有一些款是提前上市的商品,當前要在門店進行銷售預熱,叫做關注款。
對于實賣款、難度款和短期出清款,店長要從VIP資源中篩出一部分顧客進行人貨鎖定,這是指通過店員對自己的VIP的購物喜好的掌握,預估顧客可能會購買的商品, 有些零售公司的VIP預約銷售管理的流程,規定的并不合理,常見的誤區是:店員先給VIP打電話約見,一旦顧客到店,店員還要通過觀察和感覺,推薦試穿某些商品,這樣的服務節奏設計,要求店員有較高的語言臨時組織能力,恐怕只有銷售高手才能穩操勝券,普通店員根本無法隨機應變。
對于問題款我們分為工藝問題和質量問題兩種,品牌經理要及時協調品牌公司,在問題未得到解決前,暫時無法銷售。
對于關注款店員要注重顧客試穿的推薦,并細心的記錄顧客的反應,醞釀新銷售機會的到來。
綜上所述:
新品上市一周內,門店經理的重要工作,并不是敦促店員讓顧客購買,而是運用店員在試穿流程中產生的新品上市《款式評分表》的信息反饋,幫助大家對貨品建立銷售的信心,通過商品五種類型的區分,明確了這一個批次商品的主推款重點,快速鎖定業績支撐款,然后才能精準的使用VIP顧客資源,進行人貨鎖定,找準目標顧客,有的放矢才能增大新品上市后銷售成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