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是帝王之術,歷代皇帝都秉承“內用黃老,外事儒術”之說,也就是說心中裝著黃老之學,通天道、地道、人道,微妙玄通,掌握從無到有的變化之術;而對外又采用儒家治理方法,做到君君臣臣,臣子見到黃帝首先要下跪,然后才敢講話,君叫臣死,臣立馬就死,很好管理。帝王家的私塾當然也要教這門課,知通變,觀天下必備的。秦始皇焚書坑儒也沒燒易經、道德經。古代道德經被用于治國、謀略、戰爭,今天競爭大都在經濟商業領域,所以老板們要關注道德經,研習道德經。
1.
2.向道學習創新
老子說的道是一個無限循環的動態平衡模式,也就是宇宙間的萬物每時每刻都在特定的規律中不斷的在循環,也就是不斷地在創新;或可以說創新是宇宙運行的主基調,宇宙間的一切都在生死的循環之中。變是永恒的主題,不變就會僵死。穩定是相對的人類的觀念,人們在永變得主題下追求短暫的平衡和穩定,但要記住主基調仍然是要變,所以老板們要的是相對的穩定和永變的對立統一模式。如此才能在商戰中保持無限創新,保持競爭優勢,特別是當代的企業經營,不創新就是死。正所謂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境轉;境不轉,心轉。創新也絕不意味著高科技的專有概念,其實人類更多的是敏銳的觀察就可以,蘋果天天都要落在地下,落在牛頓的頭上就有了牛頓定律,落在牛頭上就是砸了一下牛頭。老子云“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別看暴發戶掙兩個小錢便鼻子朝天,長久不了,若是真的他聽明白了“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怕是要下的腦門冒虛汗,立馬對天地自然規律產生敬畏。
3.軟實力決定硬實力
做企業的人有個毛病,只注重有形的,實際上整個人類都犯這個毛病,可老子告誡我們“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就是說一切堅硬的物質后面都是柔性的宇宙能量,一切有形的都是柔性能量的物質顯現。同理,人類做事業,做企業都源于柔的策劃,構思,并把它執行出來就是成就了。所以做企業不能只追求外部的成績,追也追不來,只有在意識能量上下功夫,海爾是張瑞敏思想的顯現;阿里巴巴是馬運思想的顯現,聯想自然是柳傳志的思考結果,如此說來,企業家要在軟實力上下功夫,要在自己的軟實力上下功夫,思想有多高,企業就有多高。項羽有硬實力,可做不了天下;劉邦軟硬兼施,最后穩坐江山,拼的就是軟實力。毛澤東和蔣介石也是如此,實力相差太懸殊,可硬實把蔣公趕到一個島上去,郁悶而去,到了也沒弄明白為什么,因為共產黨的隊伍干革命靠的是軟的毛澤東思想。實際比軟實力再高一點的是道實力,就是符合自然規律去行為的能力。這方面的研究還有待于中國的企業家和企業管理研究者們努力,因為道是中國特有的,老外也搞不懂,他們也就能總結一下軟實力,其實中國祖宗2500年前就說了。道實力將是人類下一步的主客題,如松下幸之助、李嘉誠大概都算是暗合道妙的人。西方的企業管理已經走到盡頭,未來只有在東方的更深層的道德領域所有突破。
4.把握成就,福傳子孫
5.保養身心
企業家聽起來堂皇,實際上要付出比常人多得很,要吃得起苦中苦才行。如沒有一套好的心態和保養方法,企業家會比常人少活十年,因為企業家要承擔的太多了:身體、精神、家庭、人際、資源等等。要想當老板自如,還是要修道德經,道德經不僅告訴老板宇宙萬物運行的規律,還告訴老板們很多道理,“無為而無不為”,按規律去做才能事半功倍。同時還要學會派出精神壓力“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老子在這里實際上是教授一個人類個體回歸到本源能量源頭的一個方法,就是切斷六門(眼耳口鼻身意),進入到一個禪定的狀態,清除精神壓力,并同時獲取更多的本原能量,筆者在《企業文明雜志》上發表的老子智慧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系列專欄的最后兩篇講的就是GBH,回家之路的修煉方法。禪修是人類解壓的最好方法。值得老板學習,以便改善個人的體質,保持獲得健康、快樂、智慧和財富。
當今培訓市場各種課程都有,收費不低,可從根本上把企業管理講明白的還不多,希望各位老板關注道德經,道德經5000字可以說字字千金,為老板們修身、養性、創業、治理等提供本源的智慧源泉。老板們學習道德經吧,實用道德經,研習、修煉一體,由方法讓你親身體悟“道”,人們可以說出梨子的味道,那時因為人們吃過梨子;人們說“道可道,非常道”,那時因為“道”是要親身體悟的,語言表達是蒼白的。
G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