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博鰲論壇中國經濟之焦點
博鰲論壇:中國將爆發金融危機。
在剛剛結束的博鰲論壇中,關于中國經濟的討論與分析成為重點,而面臨的金融危機風險,已經成為多方認可的焦點。
中國非金融企業債務65萬億元,已經達到了GDP的125%,而目前成熟經濟體一般水平只有50-70%。因此中國金融體系很有可能將爆發金融危機。
索羅斯:中國金融將破產。
應邀參加博鰲會議的索羅斯GEORGE SOROS先生,是一位在中國政壇很有爭議的人物,這次是中國政府24年來首次高調邀請他,并請他對中國經濟摸脈。
索羅斯先生4月7日在博鰲論壇上發表講話認為,中國經濟最需處理的問題是先前為刺激投資所造成的銀行信貸。由于中國金融近年來收緊低利息貸款額度,造成企業紛紛向非銀行金融借貸。今天的中國金融已經存在破產風險。
索羅斯先生建議中國應借鑒美國次貸危機。而中國金融、工業和房地產發展過速,迫切需要國家拆解。
經濟模式:需要結構性調整。
由于近年國際經濟形勢的巨大變化,依靠出口型增長的中國經濟,受到主要市場國家進口限制政策和地方保護主義的影響,中國的出口市場正在大幅萎縮,如鋼鐵、光電和廣大代工企業,都成為末日黃花。
因此,中國經濟不得不調整結構,由出口型模式正在轉變為國內消費性模式,這必將造成經濟增長的放緩。但是目前出口及投資占中國GDP2/3,國內消費僅占1/3。而拉動內需的關鍵還是人民沒有未來的保障,不敢花錢。
新政若想實干興邦,必須對自己壯士斷腕,節省政府開支,拆解國家壟斷,放權市場經濟,增加社會就業,投資民眾福祉。如果中國普通人民(不包括權貴等部分人),都有了如加拿大、瑞典這樣的國家,全民實施的高福利制度,人民沒有醫療、教育、養老等后顧之憂,屆時內需自然上升,內需型經濟才有落地可能。
支柱缺陷:工業、銀行、房產。
工業盈利能力太弱。中國工業企業盈利能力(利潤/銷售收入)平均5-6%,這只是全球平均利潤水平的50%,而中國企業的債務負擔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4倍。
銀行高成本低效率。如招商銀行員工年平均收入46.9萬元,遠超私企平均工資達10倍,如此高的收入就連境外銀行也咋舌。
房產榨干納稅人。中國人最重要的投資就是買房,但豈知中國政府和銀行從房地產賣樓收入中拿走了75%。因此,高房價的主要成分是很清楚的。
我與索羅斯意見一致。
我贊成索羅斯先生的意見,中國征收房產稅可以降低房價,但應每套每年3-5%才合理,這也是我為國人買美國房產的稅率。而現在政府的過高交易稅率,將有可能導致房產市場崩盤。
字數:1060,時間:2013041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