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信用評級還剩多少信用?
信用評級的信用還靠市場認可度。
中國經濟正在下滑,已經成為包括政府在內的共識,但國內評級機構不這樣看,常常給出和國際評級機構不同的結果。
去年,國內一家大型信用評級機構,邀請我去香港開會,被我婉拒。盡管國內信用評級機構,希望以實際行動與今日世界三大評級機構挑戰,但真正的實力體現在市場的認可度上面。
中國面臨面對巨大債務風險。
中國非金融企業債務已經占到了GDP的125%,這個數據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是最高的。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出警告,有1.3萬億美元的中國企業貸款,具有變成壞賬的風險。
國內信用評級機構盲目樂觀。
但是,面對數據,國內信用評級機構沒有絲毫不安,反而樂觀的到了盲目的地步。
上海萬得資訊(Wind
Information)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的評級機構給予了99.5%的未償公開債務評級為投資級。
這意味著,除極小部分以外的公司債,都可以安全持有。但實際上,今年的公司債務違約事件,已激增至2015年全年水平的三倍!
垃圾級和最高級,你信誰?
煤炭、鋼鐵、水泥、玻璃行業,是去產能的重點行業,企業普遍經營困難,債務纏身,僵尸企業匯聚。
如兗州煤業(Yanzhou
Coal),經營狀況優良早已成為過去,眼下正陷入困境,債務倍數飆升。該公司2015年資產收益率,僅勉強維持在0.1%。
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給該公司的評級為垃圾級。但中國的評級機構,卻給出最高級別的信用評級。
各位,企業同時獲得最高級別和最差級別的信用評級,你信誰?買股票時,你選嗎?!
去年,同時被世界三大評級機構,評定為垃圾級的國家-委內瑞拉,現在真的成了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