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廣藥比作生父,加多寶比作養父,那么王老吉就像一個被夾在生父和養父之爭中不知所措的孩子,左右為難。跟誰都斷不了關系,離了誰都成就不了現在王老吉;合則皆大歡喜,分則自尋煩惱。
為什么這么說?
這是因為一個品牌的成功,因素是多種多樣。既有歷史的因素,比如廣藥作為商標持有人;也有現實的因素,比如加多寶的市場運作。既和時代有關,比如對于涼茶這種飲料的接受;也和國運有關,比如奧運在中國舉辦的機遇。既和經營者的良好的社會形象有關,比如加多寶在地震捐款中一個億的大手筆;也和消費者對于加多寶的關愛有關,比如買光王老吉這樣的策劃在網上能如此傳播。簡單地說,王老吉的成功,在于天時、地利、人和。特別是人和,不管是誰繼續經營王老吉,如果忘了這一點,忘了消費者在品牌締造中作出的貢獻,那么現在的成功就會變成未來的壓力。如果廣藥和加多寶為此對簿公堂,傷害的首當其沖的是王老吉和王老吉的支持者。
打造一個品牌很難,毀掉一個品牌很容易。同在廣東的健力寶就是如此。健力寶是李經緯等人從無到有打造的,但是在健力寶的改制中卻被掃地出門。此后不管是張海也好,小護士的老板也好,還是現在接盤的統一集團也好,都沒能再現當初的輝煌,健力寶變成了雞肋品牌。
廣藥是一個國有企業,加多寶是一個外資企業,在加速王老吉的品牌開發上并沒有利益上的沖突,多元化只是一種美好的愿望。而王老吉就是涼茶的代表,不能通吃天下,否則王老吉作為傳統老字號的神秘和專業就會大打折扣,不是增值而是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