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對待事物的認同上,美這一因素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人們對事物喜惡的直觀標準。山川、河流、湖泊、假山、花草樹木等等自然和人工的作品,布置得當,往往產生良好的氣場和視覺作用,令人精神爽朗、心情舒暢、思維敏捷。這種景觀環境,使人生理和心理上都得到很好的享受。這就是風水的作用。
我國古代建筑中,很多杰作都體現了建筑景觀與風水的完美結合。名山大川中的寺廟,煙雨中的亭臺樓閣,以及江南水鄉的民居建筑,很多都依山伴水而建,使得居住環境和自然環境緊密聯系、融為一體,交相輝映。居住在此的人們,即居住舒適,又能飽嘗美麗的山水景色,心清氣爽,達到精神愉快和身體健康。在人工建筑藝術上,江蘇的蘇州園林,可謂是中國景觀建筑與風水結合的一朵奇芭。
現代城市建設中,城市的布局開發,也應當充分考慮到城市景觀、形象和實際風水相結合,充分將城市融入自然特色之中,眾多街心花園、噴泉、雕塑工藝的存在,就舒緩了鋼筋混凝結構的呆。風水好壞,是人們的感受,這種感受與景觀的結構、位置、色彩、形狀都有關系,因此,美學、建筑學和風水學融為一體,能夠充分帶給人們良好的居住環境和感受。現在,大家都可以發現,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人們都在自覺或者不自覺的回歸自然,很多具有假山、流水、小橋、樹木搭配的住宅小區的熱銷,充分說明了人們的感受需求。自然景觀的設計和建筑居住的完美結合,就是最好的風水佳作。
中華景觀學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其核心價值,就是中國傳統建筑中體現出的深刻思想內涵與動人的外在美的統一。從外觀來看,中國傳統建筑追求對稱和層次分明,建筑群的中心與邊緣和諧統一,追求青山綠水的搭配以及樹木花草的映襯等等。從內涵來看,傳統思想特別是儒家思想,在建筑中有充分的體現。例如故宮三大殿建于北京的中軸線上,體現了中正和中和之理念,昭示中央統轄四方,和諧萬邦的愿景。莊嚴雄偉的故宮,表現了“尊貴”與皇權至上的理念。常見民居的四合院形制,體現了“親近”與家庭和睦團圓的向往,正房的坐北朝南則突出了家長的尊貴地位。如此等等,不勝枚舉。在這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內容,就是風水。
所謂風水,簡單說就是中國古代依照天地人相統一的理念,決定建筑物的選址及結構、形制、布局的學問。它以陰陽、五行與易卦原理為指導,準確把握建筑物的空間特點,通過相應的技術處理,創造出最適合人類的生活環境與工作環境,求得人的活動與外界環境的動態平衡,體現“天人合一”以及“大人造命”的思想,達到趨利避禍的效果。中國古代眾多的城市、宮殿、寺廟、村落、民宅、交通道路、水利航運工程、經濟區域劃分、軍事活動等的選址、布局、規劃、建設等,無不在風水學說的指導下進行。這些成果常常因其科學合理嚴謹的風范引來西方學者的驚嘆。研究中華景觀,不能不研究中國傳統美學、哲學,當然也不能不研究風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