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T導師張玉最近在西部一家集團企業調研時發現,這家企業有非常棒的講師團隊,其中有幾個典型講師的授課水平不亞于市面上的職業培訓師,為此這家企業人事處處長于處長為此感到很欣慰,而作為長期總是內訓師團隊建設和課程開發的我確感到有些擔憂,我問于處:咱們企業有沒有把每個講師的PPT,講師手冊等文本保留下來或者類似的文本性東西有多少?他說:張老師,我們目前沒有,每個老師只要能把自己的課講好就行,他們的課件我們也看不懂。。。縱觀中國上下5000年,之所以智慧得到傳承就是因為有優秀的文本流于世間,上述企業實際是很危險的,培訓活動是一種組織行為,組織的智慧應該落實到可靠的文本(PPT,講師手冊,學員手冊,課程案例,課程結構圖等等)上來,不應該依靠毫無邊際的內訓師的臨場發揮,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授課技巧必須包含在課程開發文件中,所以對于一個老師來講,課程本身才是核心,建議企業與其追求這個效果那個效果,不如以可靠的文本交付為成果來衡量內訓師的價值,標準應該符合企業的要求。所以可靠的是文本,而不是內訓師的授課技巧!
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