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理論創新是實踐創新的先導。40年來,改革開放與馬克思主義創新發展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有機統一的歷史進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創新成果指引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飛躍。在堅持和發展的有機統一中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飛躍。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背離或放棄馬克思主義,我們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不是別的什么主義。40年來,我們黨始終保持清醒堅定,保持強大前進定力,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是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同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勇于推進理論創新。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最集中體現、最新理論成果,就是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飛躍。在回答時代新課題中開辟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改革開放以來,幾代中國人接續回答“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一系列時代課題,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系統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構建了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最新理論形態。這一偉大思想,科學回答時代之問、人民之問,進一步深化了對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為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了原創性貢獻。立足中國實際,繼續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世界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中國也每時每刻在發生變化,時代變化和我國發展的廣度和深度遠遠超出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想象。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理論上跟上時代,不斷認識規律,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總書記指出:“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了深刻變革,置身這一歷史巨變之中的中國人更有資格、更有能力揭示這其中所蘊含的歷史經驗和發展規律,為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中國的原創性貢獻。”我們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強化問題意識、時代意識、戰略意識,及時總結黨領導人民創造的新鮮經驗,用鮮活豐富的當代中國實踐推動馬克思主義發展,以更加寬闊的眼界審視馬克思主義在當代發展的現實基礎和實踐需要,繼續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使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指出,“改革開放40年的實踐啟示我們: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回顧波瀾壯闊的歷史途程,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及時回應時代之問、人民之問,是中國人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的成功關鍵。危難立于前,看砥柱中流。革命戰爭年代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們探尋規律、摸索前行,歷經無數磨難,最終找到了中國的真正出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緊緊抓住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總結經驗、創新實踐,成功開辟和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充滿生機活力。行百里者半九十。改革開放這一偉大創舉,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的面貌。但是解決了“窮問題”,還有“富問題”。恩格斯認為,“我們的理論是發展著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得爛熟并機械地加以重復的教條”;列寧認為,“馬克思主義提供了一條指導性的線索,使我們能在這種看來撲朔迷離、一團混亂的狀態中發現規律性”。作為引領中國前進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來說,身處發展關鍵期、改革攻堅期、矛盾凸顯期,面對各類問題交織疊加,我們更要保持清醒,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及時回答時代之問、人民之問,廓清困擾和束縛實踐發展的思想迷霧,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40年輝煌巨變,我們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滿懷自信,因為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深厚的歷史底蘊和實踐價值;憧憬未來,源于中國對于馬克思主義這一真理的堅持和創新。在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為中國這艘巨輪勾勒出未來發展的改革藍圖、總結出破解來自各方面風險挑戰的執政規律后,能否將其落實好,就是所有黨員干部要抓住的為政之要,是考驗其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和態度的重要標準。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開啟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這是賦予每一名中國人新的歷史使命,需要我們不斷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改革創新、實踐探索,不斷回答時代和實踐給我們提出的新的重大課題,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