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什么
打開記憶的閘門,那些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由于忽視安全所造成的一幕幕悲慘的場面,總是會引起我們心靈的震撼!面對安全這個不容忽視又不能回避的答卷,我們是怎樣填寫、怎樣回答、怎樣對待的呢?當我們籌劃著新的一天工作生活時,是否想到了安全?
朱自清在散文《匆匆》里寫到:“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人的生命卻是去而不能復返的,生命是寶貴的!生命對于我們來說只有一次,讓鮮活的生命倒在安全的鐵蹄下,太沒有價值了! “安全重于泰山,安全警鐘長鳴”這是一句多少人用血和淚總結出來的至理明言呀!
安全是什么?
安全是一種文化,文化是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時代普遍認同并追求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是生活方式的理性表達。科學發展觀代表當代社會先進文化,安全發展觀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發展文化的首要前提和內容是安全發展文化。只有通過持之以恒的教育和積極倡導安全發展文化,使之內化為人們重視安全的實際行動,才能克服不科學的發展觀和政績觀,形成人人重視安全發展的文化氛圍。只有加強對于安全生產的科學管理,強化監督力度,填補制度設計中的漏洞,才能保障安全發展的順利進行。只有人人都注重加強安全保護并形成有利于安全發展的良好行為方式,才能盡量減少事故的發生,最終達到生產發展和人身安全共同促進的理想境地。
安全是一種態度。對我們電力這個高危行業來說,在做每件事前都要考慮安全,在工作的每時每刻都必須不忘安全,特別是在“違章違紀沒有什么”、 “冒一次險不會出問題”的思想念頭出現的時候,只要能想一下“安全第一”,很多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態度決定一切!我們的安全也一樣!抓好了安全意識這個源頭,安全事故就會少發生或不發生!
安全是一種責任。《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總則第二條明確規定:“安全生產,人人有責”,說明了安全生產對我們每個人的重要性。其中“責”為“責任心”、“安全職責”、“安全思想認識和安全管理是否到位”及作為合格公民為社會應盡的法律義務。
安全是一種文明。安全技術要靠科學技術、靠文化教育、靠經濟基礎,一句話就是要靠社會的進步和人的素質的提高。文明相對于野蠻,不文明的行為也可以視為野蠻的行為。“三違”行為就是野蠻的行為。野蠻是愚昧的產物,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野蠻和愚昧早應成為歷史的陳跡。我們企業的發展壯大呼喚安全、呼喚文明。
安全是一種仁愛之心,仁愛就是愛人。安全發展觀是科學發展觀的題中應有之義,兩者之間存在嚴密的邏輯聯系。安全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要發展必須要安全,安全是為了更好的發展。發展必須要符合“以人為本”的要求,其前提就是必須保證人的生命健康,防止在生產過程中發生各類事故,就是要愛護和保護人的生命財產,把人看作世間最寶貴的。“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也是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指導方針。堅持“以人為本”,就是堅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不斷滿足人們的多方面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保護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是“以人為本”的基本要求,也是安全生產的終目的。最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而是活生生的生命。凡是漠視甚至鄙視人本身的行為,都是一種對天理、國法、人情的踐踏。嚴是愛,松是害,事故發生害幾代。
安全是一種幸福,幸福是一種美好的狀態。當我們談到幸福時,決不會聯想到斷肢殘臂、瓦斯爆炸、房屋倒塌,誰也不會把沒有安全感的生活當作幸福生活,安全是我們長久的享受幸福生活的保證。
安全是一筆財富。大家都知道;每發生一啟安全事故,企業承擔額外費用達上拾萬元甚至更多,如果安全投入多了,生命財產損失少了,最終勞動成本降低了,企業經濟效益就會提高。我們講安全,就是要提高人的生存價值,就是在積累財富。
安全更是一切。沒有安全,我們的生命有保障嗎?我們企業的效益有保障嗎?我們的幸福生活有希望嗎?說得實在一點,保證不了安全,我們還奢談什么家庭幸福?談什么個人理想?
一顆道釘足以傾覆一列火車,一根火柴足以毀掉一片森林,一張處方足以決定一個人的生命,一根線頭足以導致電網崩潰。“安危相依,福禍相生。”這是一條自然法則,安全與事故如同一對歡喜冤家。一個是天使,一個是魔鬼,假如我們忽略掉天使的善良,魔鬼隨時就會將我們吞噬。 人生道路漫漫長,悠悠歲月需平安。為了我們能瀟灑地走完人生;為了我們、他人的家庭美滿;為了我們的企業興旺;為了我們的國家昌盛;更為了整個國家少一點悲哀、多一份歡笑。讓我們一起來關愛生命、關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