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是世界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正從中國倡議走向世界行動。合作組織對全球一百多個國家的經濟社會、能源資源、電力供需等開展深入研究,提出全球能源互聯網骨干網架規劃。總的思路和目標是:堅持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理念,以“兩個替代”(清潔替代和電能替代)為方向,依托特高壓、智能電網等先進技術,加快建設跨國跨洲電力大通道,形成“九橫九縱”全球能源互聯網骨干網架,打造覆蓋五大洲的“能源大動脈”,實現清潔能源全球優化配置,保障能源安全和永續供應。以骨干網架為重點,加快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打造清潔主導、電為中心、互聯互通、共建共享的現代能源體系,將實現能源轉型、減少環境污染、解決氣候變化問題、讓人人享有可持續能源,為全世界帶來巨大價值和綜合效益。
合作組織在全球能源互聯網理念傳播、基礎研究、國際合作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國家發改委將繼續會同有關方面推動能源互聯網建設,深化中國與周邊國家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全球能源轉型升級、綠色低碳發展貢獻力量。朱巨望表示,全球能源互聯網是能源轉型的重要驅動力,通過智能電網和特高壓技術在全球范圍優化配置可再生能源,將為參與電力交易的國家和地區帶來顯著經濟效益,實現聯合國2030議程中“確保人人獲得負擔得起的、可靠和可持續的現代能源”的目標。
落實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和《巴黎協定》目標都需要能源變革。我們要打造人人可負擔得起的、可靠的、可持續的能源系統,推動以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滿足全球能源需求。全球能源互聯網倡議是有效利用可再生資源的關鍵;也是不遠千里,為每個人提供能源等服務的關鍵。”
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骨干網架,總體分3個階段實施,到2035年,完成洲內互聯,亞歐非率先實現跨洲聯網,全球形成“五橫五縱”格局,跨洲跨區電力流達2.8億千瓦。到2050年,建成亞歐非和美洲主要聯網通道,全球形成“七橫七縱”格局,跨洲跨區電力流達7.2億千瓦。到2070年,建設北極能源通道,全球形成“九橫九縱”格局,跨洲跨區電力流達12.5億千瓦。
2016年3月,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正式成立。兩年來,合作組織致力搭建共商、共建、共享的國際合作平臺,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事業不斷開創新局面。目前,合作組織會員總數達到402家,覆蓋61個國家和地區;與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多個政府部門、國際組織、企業、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良好合作關系,簽署20多項合作協議和備忘錄;組織開展全球能源互聯網戰略、規劃和關鍵技術等100余項課題研究,形成多項成果,為加快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