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人員已達35萬人,涵蓋礦山、危險化學品等領域,在應對各類突發事故和搶險救援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這是一支不斷發展壯大的隊伍,7支國家礦山應急救援隊已全部建成,14支區域礦山應急救援隊建設全面展開,16支中央企業應急救援隊和10個培訓演練基地建設投資全部到位,建設正在推進中。以建設國家、區域礦山應急救援隊為契機,河北、山西、黑龍江、內蒙古、云南、甘肅、新疆等地大力推進礦山應急救援體系建設。
這是一支不斷創新進取的隊伍,在隊伍建設、預案管理、技術裝備、應急平臺建設、培訓、演練等方面不斷開拓思路,亮點頻現。國家礦山應急救援指揮中心針對救援隊伍建設和救援工作實際情況,組織救援隊伍開展貼近實戰的應急培訓,以提高隊伍素質;國家礦山應急救援淮南隊通過裝備水平提高和基地建設,提升應急救援快速反應能力;國家礦山應急救援大同隊以平戰一體、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為目標,不斷加強隊伍建設……
這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隊伍,涌現出了一大批先進人物和先進集體。無論是在百米井下,還是在交通隧道,哪里有事故,哪里就有他們爭分奪秒、與死神賽跑的身影。僅2013年,全國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就參與事故救援14601起,搶救遇險被困人員33932人,直接搶救生還1708人。
實踐證明,這是一支在關鍵時刻拉得出、危急時刻沖得上,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隊伍。伴隨著這支隊伍的成長、壯大,全國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和應急救援指揮體系逐步完善,機制、體制、法制逐步理順。各省、市(地)及重點縣(市、區)的應急管理機構逐步建立健全,人員得到充實,職能逐步強化,遼寧、北京、重慶、廣東、江蘇、天津等地在推進安全監管體制創新中加強應急管理機構建設,并逐步延伸至鄉鎮。
應急平臺建設取得新進展。目前,全國省級安全生產應急平臺建設已全部納入國家安全監管監察能力建設規劃,18個省(直轄市)、19家中央企業和部分地方大中型企業的應急平臺建成投入運行,11個省級安監局、7支國家隊與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應急平臺實現了互聯互通。
應急培訓演練工作深入推進。應急管理培訓工作逐步加強,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注重將應急管理培訓納入安全生產培訓中,統一計劃、統一管理、統一推進,收到了很好效果;應急演練得到普遍重視,一些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央企業組織的演練要素全、實戰性強、效果明顯;應急管理國際交流與合作持續推進。
應急法制機制建設得到加強。交通運輸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等部門制定出臺了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規定、制度和辦法,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組織開展了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條例立法研究和煤礦安全規程、礦山救護規程修訂工作;事故應急處置指揮更加統一有序,應急響應更加快速有效,應急資源協調更加靈活有力,部門、區域之間的協作配合更加嫻熟默契,在預防和應對事故災難中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