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地區,從地理位置上來講,它處于歐亞非三洲交界的地方,從古至今,民族、宗教各種沖突比較多。這個地區最早崛起的一個國家是波斯帝國,后來有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再以后有阿拉伯帝國,阿拉伯帝國最強盛的時候到伊比利亞半島,西班牙、葡萄牙那一帶。1299年以后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崛起,勢力范圍囊括整個巴爾干地區、伊比利亞半島,且自北非順著蘇伊士運河、紅海沿岸一直到中亞,都是它的。后來,歐洲的一些國家諸如英國、法國、意大利開始在中東地區進行殖民。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后,整個土耳其帝國就已經衰落了,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土耳其基本上就縮到現在這個版圖。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后蘇聯開始崛起,并與西方進行對壘。蘇聯黑海艦隊的艦艇經過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普魯士海峽出海,而這兩個海峽處于土耳其的控制之下,美國看到了博斯普魯士海峽這樣一個咽喉要道,所以就要跟土耳其搞好關系,土耳其一聽美國有求于它,雙方一拍即合,打得火熱。美國這個國家,認同馬漢的制海權,主張控制海上的咽喉要道。當時對中東進行殖民的國家就沒有美國,美國它是到處控制咽喉要道,對搞殖民地這一套不感興趣,跟英國不是一個思路。土耳其這個國家,在凱末爾領導的革命下,開始放棄宗教或者極端宗教這些東西,逐漸走向世俗化,慢慢向西方看齊。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和土耳其的關系日趨發展。朝鮮戰爭的時候,土耳其派了一個旅到戰場作戰,美國就感覺土耳其和美國之間的關系還是挺鐵的,居然能派部隊幫美國打仗。美國通過朝鮮戰爭考驗了兩個國家,一個是土耳其一個是日本,從1952年開始美國馬上就對這兩個國家轉變了態度,跟日本是直接簽署了舊金山合約,結成同盟;對土耳其是1952年讓它加入了北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