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回來上網正好看到徐剛先生24日發表的"誠信共贏,共同發展是必由之路"一文,對其發展思路和合作的態度以及對屬下的要求無可厚非,并談了我對體系建設的一點想法--主要是:
將產品做一個詳細規劃,結合國外先例和成熟經驗,分為高檔\中檔\低檔,研發分概念研究、平臺研究、年度型開發、小換型開發、戰術類開發等開發模式,再摸清國內外供應商資源,按照上面的分類予以相應的歸類并建庫:比如高檔就可以在國外成熟供應商或合資企業里選擇,中低檔就要分終端用戶的不同進行選擇--城市白領用戶要求高,應該內外關鍵系統采用高端供應商與國內優秀供應商結合,一般系統基本符合要求的供應商就可滿足要求,將內在與外在質量基本一致,不要求與進口車一樣,但是用戶的滿足度要首先調查好,國內用戶要求80分的就不要做到90分以上,做到80-85分即可,以后隨著用戶群的成熟和企業與供應商的規范逐步提升,硬性拔高只能帶來無窮后患--品牌、市場、人氣、文化等等受到低下評價短期內是無法挽回的!!!
有一點我是不同意徐總的做法,一天跑多家供應廠商!!!如果是突然襲擊式抽查可以,作為正常拜訪和例行質量檢查,我認為不妥,一是短時間對有準備的檢查極其容易應付,二是你的準備不可能充分,提出的問題無法系統進行有效檢查,三是對屬下造成“領導只是走馬觀花,不真正重視質量的過程控制"的印象,未能起到表率作用。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一點不成熟看法,歡迎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