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企業的生產和庫存策略決定著生產管理和庫存管理的側重點。對企業細分為四種生產庫存環境和對企業的產品生命周期細分為四種生產庫存環境,對企業具有競爭力的提前期和有效的庫存控制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企業應根據市場競爭環境的變化,迅速改變企業的生產庫存策略。這就需要企業在計劃,生產布局,庫存,生產準備上具有高度的靈活性。
一、面向庫存環境
它是在收到客戶定單以前,產品已經入庫,等待發運。用ERP的MPS主生產計劃或SOP銷售預測驅動產成品計劃,MRP批量生產,排隊供應的方式,組織生產。
而在精益生產下,用Kanban拉動計劃,單件連續流動的方式,組織生產。 其特點物流穩定。
此圖是典型的豐田式拉式生產。客戶發出一塊看板,其形式可以是電子數據,傳真,空箱,紙板。產品從成品超市中拉出,裝運到客戶處交貨。在此其間,內部看板返回工廠,補充成品超市的貨物。其超市以直觀為基礎,每一種成品具有編碼及批號和嚴格的先進先出管理。可能,你公司直接面向的是眾多的批發商,其銷售定單的頻率,數量,產品的組合的變化相當大,而你的經營模式是幾乎立刻處理客戶定單。所以就必須有一個緩沖的成品超市。
二、面向定單裝配環境
它是子裝配件已完工,在接受定單后把它們裝配成最終產品。可將關鍵部件計劃好并入庫儲存來等待客戶定單。主生產計劃驅動子裝配件或關鍵部件計劃。
此圖是典型的戴爾式拉式生產。此類看板模式日益流行。由于實際上不存在成品庫存(除等待發運的產品之外),就能有效地管理公司資源。其前提是制造的補充周期小于定單的交貨時間。 戴爾公司就是利用互聯網上使用這種方法直接與客戶定單聯系起來。 如定單的日發貨量并不均勻,而在生產上卻可以用平均日產量,來平準化生產線。
三、面向定單生產環境
它在接收客戶定單以后完成產品的制造。為了縮短交貨時間,經常要在接受定單前計劃好較長提前期的子項。
若處理極不規則的定單,實施拉動計劃,存在潛在的困難。實施可視的,電子動態看板系統,自動調節看板數及看板回路(Kanban Loop) 對緩沖庫存進行調節,來有效應付不規則的定單需求。雖然,這樣一來需要實際容器數量的增減,緩沖有可能增大,但也比你設法做計劃或預測要有效。因為,預測驅動的MRP會把供應鏈存在的問題放大。
其實,從根本來說,要了解客戶的生產率及時調整自己的節排TAKT,設計自己的柔性生產線及與供應商結合為戰略同盟。
圖片資料來源于Fourth Shift 四班看板系統
四、面向定單設計環境
它按照客戶的規格要求進行獨特的設計或定制。客戶定單一般要求一套獨特的零件號碼,物料清單和工藝路線。
綜上所述,四種流程的本質區別是如何設置零件超市。通常,我們把一個小型內部的緩沖倉庫設在最終裝配線和上游供應商之間。用內部看板處理內部補充貨物,隨著補充時間越來越短,超市的緩沖量會不斷減少。所以,維持小型超市的另一關鍵要素是最小準備時間(SMED)。
有些傳統的企業,舊的設備布局,大型的批量生產的設備,確實需要批量生產。要轉向拉式精益生產,確實困難很大。但是,我們可以先在每道工序之間建立零件超市,可以快速向消耗零件的作業補充供貨。較長遠的方法是減小批量生產的設備并逐步縮短補充供貨時間,形成連續生產流程。
外部看板與供應商相連,產生電子看板,與ERP的采購,應付模塊相集成,減少看板的丟失。精簡看板,采購,應付的流程。
精益企業可能會認為手動看板系統較簡單。其理由是可快速,容易的建立系統。但是,需求是不平穩的, 看板數也應是動態的,多箱的。零件經常的變更,看板卡的更換與丟失等等。都給實際用手工看板系統帶來困難。從控制,維護,靈活的觀點來看,用帶有條形碼的,與ERP集成的電子看板拉式系統能使企業更精益化,更柔性,更敏捷。其特點是動態的電子看板-可視化,自動的,具有看板回路。通過供應鏈信息的及時采集需求并快速響應,使得產生優化的供應鏈計劃與排程。并需與現有ERP 系統數據轉換及集成。
在精益拉動系統中,可利用MRP預測材料和產量需求,并預先制定出生產能力計劃,用來確定內部的生產能力(CRP能力需求計劃)或通過TOC約束來產生能力可承諾量(CTP)。使管理者更早,更有效地進行生產能力分析與瓶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