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培訓市場上課程同質化越來越嚴重,你說拼講師資歷,簡歷上一個比一個NB;你說拼課程綱要,寫的最漂亮有時講課是最次的;你說拼授課經驗,并非講課時間長的效果就好;你說拼投標方案,有時一個星期精心整出的方案還PK不過一個小時臨時拼湊的方案;你會的培訓組織和服務模式,別人也可復制。培訓公司的伙伴,我問你,那怎么辦呢??
培訓公司在培訓課程和服務品質面臨同質化的情況下,只能步入大家都不愿面對的現(xiàn)象:價格戰(zhàn)。這對于機構和講師來講是最悲慘的事情了,現(xiàn)在CPI和物價上漲這么高,怎么終端價格還下降,可笑,但也無奈??
我近兩年也在思考這個事情,我們培訓師所做的事情就是兩個:第一為客戶提供高價值的產品或者服務,第二,差異化,盡可能地提升培訓公司在參與企業(yè)培訓投標時的競爭力。
比如,舉《打造高效能班組長》這個課程為例,2近六年以來長期聚焦在基層管理的研究、實踐和授課上,目標是“十年磨一課”,一直堅持把它作為我主講課題中的第一主打課程。
我“可能”是國內給服務型大型企業(yè)上的班組管理類最多的培訓師,超過250期。從整個課程架構、邏輯、案例、方法和工具上經過上百次優(yōu)化,已經成熟化。
同時,我也是國內同類課程中第一個創(chuàng)造“延伸實踐法”的范例,讓學員學有所獲的同時,帶著作業(yè)回去,結合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去實踐應用,為HR部門跟蹤和督導培訓效果提供了可持續(xù)的依據(jù),破解每次培訓完后,HR們不知道如何延續(xù)課程效果,持續(xù)進行培訓效果轉化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