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總有些人在我耳邊說起做人的一些事。看似很平常的話題,往往都會引起巨大的連鎖反應。我也不例外,在這些閑聊中,我逐漸悟出了做人的一些真諦。
人從出生下來,就注定要成為自然的主宰者。萬事萬物需要人類的改造和經歷,在此過程中,做人是一門必修課,是一門藝術。不管做好人還是惡人,都需要用心去創造和維護自己的外在形象。
很多人,在社會的進步中不斷修正自己的人生坐標,在常人眼里是一個完美的人,他們的做人準則也許會成為很多人的榜樣和目標。也有一些人,他們的做人是失敗的,各種因素導致他們常常被人們唾棄和排斥,他們會因為自己的過多不足付出人生的代價。好人和惡人的鮮明對比,讓我們各自都有自己的是非觀,人生觀。人與人之間的差異逐漸顯得更加分明。
其實,古人說“人之初,性本善”,就是對人的感悟和研究的結晶,必有其可取之處。善良的本能賦予更多人精神財富的同時,也時刻在提醒人們萬事善為先。善良的本質,就是要讓我們更多的享受到善良帶給每個人的快樂,體驗生命的美麗。
在人們相處過程中,我們都想得到別人的認可和尊重。每個人在外部樂觀因素的影響下,都懂得了互相尊重和諒解。但是,仍然會有一些人,會因為自己的不成熟和稚嫩,展現出了人性的丑惡;會因為心智的畸形變化,對世界產生了懷疑和憎恨。在他們的眼里,每個人都是不值得信任的,都不值得自己用真心付出。往往在最后,他們會嘗到人生中最苦澀的果實。
善良,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個性,不僅僅是一個人的素養,更應該是一個人延續生命的力量。他會讓我們的心情更輕松,讓我們的身邊更加和諧,讓我們時刻享受到做人的樂趣……
生活中,善良無處不在,用心感受,會體會到不同的善良。心存善意,我們就一定能收獲到活著的意義;摒棄善意,我們的生命將會暗淡無光,注定是匆匆人世走一遭,留不下一絲美好。所以,生活需要善良,做人更需要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