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穩,李根穩講師,李根穩聯系方式,李根穩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新生代成長與管理教練/新生代企業家導師/新生代商學創始人/著
    54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李根穩:沙漠里的魚
    2016-01-20 48900

    他用一杯水洗臉。

      一杯水倒進臉盆里,只能覆蓋盆底薄薄的一層。他把臉盆傾斜著擱起,水就積成了一小洼。雙手浸入水中,皮膚好像在汩汩吸水。手掌潤濕了,雙掌貼面,在臉上搓幾把。最后,俯身掬一把水揚到臉上……他閉著眼睛,感受水的清涼與滋潤。

      為什么不用毛巾?如果用毛巾,盆底的水還不夠給它吸的。

      他用一杯水洗菜。

      把菜先理一理,一杯水慢慢地淋一遍,就算洗好了。洗過菜的水用來刷鍋,刷過鍋的水用來喂羊喂豬。

      他用一杯水洗澡——淋浴。很多年前,他離開家鄉去昆明打工時才發現,洗澡是可以淋浴的,花灑開著,從頭淋到腳。

      在他們那兒,很多人并不洗澡,盛夏酷熱時,講究的人才用半盆水擦擦身子。擦過身子后,再用一杯水從頭淋到腳,這是他的淋浴——一種奢侈的幸福。

      在這里水比油還珍貴。5個村莊,每人每天用多少水都是有指標的。水源是300米的深井,每個星期集中供一次水,每次半小時。時間一到,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要在家守著水龍頭,用兩口缸接著。

      他的家鄉叫民勤——你一定從電視、報紙、網絡上知道這個地方吧?

      甘肅民勤縣的西面,是中國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在它的東面,是中國第四大沙漠——騰格里沙漠。正是有這塊綠洲的存在,兩大沙漠才沒有合并成為一塊更大的沙漠。這個地方曾經是河西走廊上的一塊明珠,而現在,它也很“著名”——它的特產就是沙塵暴。

      在他的記憶里,村莊很美。

      那個村原先叫做“蒿子灘”,他聽老人們說,七八十年前,那里河汊子縱橫,長年水流不斷,河道邊有大片的胡楊林,到了秋天,胡楊林的樹葉變黃變紅,風景很美。

      他小時候常在村邊玩耍,那里生長著胡楊、沙棗樹、梭梭、紅柳、白茨、枸杞、沙米等高高低低的樹木和蒿草,隨著植物不斷增多和長大,阻截了流沙,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個立體的生態群落。

      變化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發生的。物價上漲,生活開支大,農民紛紛開荒種地,把樹林子砍掉,把土地整平,種經濟效益較好的黑瓜子。就連一些政府部門、企業也沒閑著,跑馬圈地搞農場。

      自此,沙塵暴這個魔鬼也被人親手放出了籠子,變得肆無忌憚。

      民勤這塊沙漠中的綠洲,一年比一年小。沙漠每年邁進十幾米,一點點吞噬著村莊和農田。青壯年都逃離了村莊。所以這個縣的孩子高考都特別厲害,考上了好學校,就再也不用回來了。

      整個民勤,年均降水量僅110毫米左右,而年蒸發量卻達2460毫米,是降水量的24倍。

      他打開家門,滿眼黃沙。

      “若是民勤成了沙漠,我上哪里去呀?我的家鄉不就消失了嗎?”

      每次回到家鄉,看到眼前的景象,他都整夜睡不著覺。他想,是該干點什么了——一個人的力量再微薄,那也是一份力量。

      當時他在外地打工,反而越來越牽掛家鄉。他研讀了好幾箱關于沙漠、民勤的書,又在網上寫了許多關于民勤的文章,引起了各方關注。

      后來,他通過網絡認識了一個老鄉,組建了一個“拯救民勤網”。兩人一拍即合,相見恨晚,通過網絡拉起了一個志愿者的大圈子。

      村里幾乎沒有人知道,這個出門打工很多年、已經習慣城市生活的年輕人,為什么還會重新回到村莊。

      他在村里承包了一塊地。那塊曾經被開墾出來的老樹林早已成為一片寸草不生的荒灘——刮一場風,飛沙走石,草都被吹走了。

      400畝荒地,50年使用期,他要在荒地上栽梭梭。

      梭梭是一種很賤的植物,沙漠里的英雄??垢珊?、耐鹽堿,在年降水量不到100毫米的地方,只要給它一杯水,就能艱難地活下來。在民勤種梭梭防風固沙最適宜了。

      他每天掛在網上聯合媒體搞書畫義賣,籌到了善款后,就去種梭梭。

      第一年,他和老鄉一起在網上招募了20多個志愿者,開著私家車來到沙漠邊緣,在10畝荒漠里栽下了5000棵梭梭。

      第二年,栽下10000棵梭梭。

      第三年,又栽下10000棵梭梭。

      栽樹最困難的就是水。

      如果當天不澆,梭梭第二天就死了。很遠的地方有一口水井,得靠拖拉機運水,再用水桶拎著,一桶水兩個坑,一棵棵地澆過去。

      志愿者走了,他依然得堅守。這些梭梭就是他的“孩子”。

      他隔幾天就去荒漠里看看,要是二三十天沒下雨,他就得一棵棵地澆水。

      連續一個月大旱,他的心都被曬焦了。然后下了一場雨,當梭梭的第一片嫩綠的葉子長出來時,他流淚了。

      他趕緊用相機拍了照片,傳到網上,所有志愿者一片歡欣鼓舞。

      梭梭能活下來,它腳邊就能留下幾棵草,在刮風時不至于被吹走。草不被吹走,它就能繁殖。年復一年,植被才能恢復。

      從2007年開始,那片志愿者生態林總面積達到了500畝。2010年4月,又有200多名志愿者前去栽種梭梭。

      在別人的眼里,他是一個古怪的年輕人。

      為了種梭梭,他付出了很大代價。他原本在城市里有一份收入還算不錯的工作,可為了梭梭,他把工作都放下了。畢竟,他在鄉下栽梭梭,是沒有任何經濟收益的,還花費了大量時間。

      可他自己說,幾年來和志愿者一起種梭梭,是這輩子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為了把梭梭栽好,他請教村里的老人,還看了許多《沙漠學》之類的圖書資料。甘肅省治沙研究所的一些書和論文,他都搜集來讀。

      為了嘗試人工培育胡楊,他跑到省圖書館翻遍資料,找了一塊原先長過胡楊林、現在是一片荒灘的地方搞封育試驗。

      現在,那片荒漠已經披上了新綠,他們的“拯救民勤”計劃入選“中國公益2.0培訓項目”,得到了外界的肯定。

      目前,他們又有了一個更加宏大的計劃,并開始實施。

      2010年4月13日,北京英特爾中國公司辦公大樓,在國家民政部和英特爾共同舉辦的“芯世界”公益創新獎頒獎現場,“拯救民勤志愿者協會”作為一個民間環保組織,提交了“我們的村莊,我們的家鄉——互聯網現實植樹平臺”公益項目。

      最終,這個項目獲得了“芯世界”公益創新獎先鋒獎。

      簡單一點說,他們要搭建一個完善的互聯網平臺,在網絡地圖上標注需要治理的村莊,并結合動畫技術,真實再現當地的環境現狀,吸引公眾參與沙漠化地區的生態保護、治理。

      人們可以通過網絡、短信捐助資金,捐10元錢就可以在沙漠里種下一棵梭梭。然后只要通過電腦網絡或3G手機,就可以隨時查看到這棵梭梭的生長情況,以及那一片荒灘的前后變化。

      他說,他的目標是——栽更多的梭梭,更好地保護我們的家園,希望有一天黑風暴不會再起。

      從民勤夾河鄉走出,又回歸夾河鄉,這在鄉親眼中很不可思議。在這個村里,除了他,最年輕的農民已經40歲,其他的都上學、打工,離開了這里。他說:“我常常覺得自己很尷尬。我要是粉碎憧憬,去城市里混,找一份月薪幾千塊的工作不成問題……可我現在就是個農民,在城里沒一份產業,算不上城里人。但你要說我是個農民吧,可在村里我找不見一個能說上話的人?!?/p>

      那天我跑去采訪他的時候,正看見他在院子里洗瞼。

      用一杯水。他把臉盆傾斜著擱起,雙手浸入,雙掌潤濕后在臉上搓幾把,然后俯身掬一把水揚到臉上。

      洗過臉的水,仍然是一杯。他說,這杯水還可以澆活一棵梭梭。

      他出生于1981年,名叫馬俊河,網名是“沙漠里的魚”。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m.transparencyisgood.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 秋霞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久久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www| 蜜桃AV抽搐高潮一区二区|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春暖花开亚洲性无区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另类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日本一区免费电影|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偷拍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suv一区88| 一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 美女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久九| 亚洲愉拍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做深爱婷婷综合一区 | 一区二区乱子伦在线播放| 亚洲天堂一区在线|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日韩专区|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一区| 国产美女露脸口爆吞精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三区|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