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是人類社會的勞動產品,是有價值的。但知識價值要轉化成現實價值卻不是一般人就能夠完成的。只有掌握了把知識價值轉化成現實方法的人,才能實現知識價值向現實價值轉化,這就是經濟學家黃錦奎著力研究的課題——現代“點石成金術”。
在知識價值越來越被社會實踐證明有著不一般價值的今天,知識轉化成現實價值的方式卻不一定被傳統社會價值體系認同。換句話說,一些掌握了知識價值轉化成現實方法的人,其把知識價值轉化成現實價值的作法卻不一定被社會認同。“空手道”就是對沒有現實價值成本如,而僅利用知識、完成某種隱性價值向現實價值轉化的方法的一種形象描述。
“空手道”有幾個核心要素,一是要有把隱性價值轉化成現實價值的知識,二是要有隱性價值,三是要完成隱性價值向現實價值轉化,實現雙贏而不是單贏,即要保證參與方的多贏局面。多贏是現代社會一個基本的價值取向,只有多贏才是現代社會真正的價值。一個只有單贏而不是多贏的經濟行為必然是短期行為,是不為社會所認可的。
我自己有過玩“空手道”的經歷。我熟悉的一個有一塊地想出手,而我掌握了不少小買家,這些小買家沒有一人能夠單獨買得起這塊地。怎么辦?我與大簽訂協議,我購買他的地,并商定協議簽訂后十日內付清款項。接著,我立即與眾多小簽訂土地出售協議,規定簽訂協議時即付清購地款項,并在十五日內到現場劃地給他們。當然我的賣價要遠高于買價。這樣一來,我既能在約定的內向大支付土地款項,又能在規定的內向小們劃付土地。結果,不但我賺了,那些小們也感到買得合算,且效率高。
現在,國家在進行國有企業民營化改制。社會普遍接受的事實是“早改早活,不改只有死路”;陷于的國企就好比手中的冰棍,早改早受益,不改價值就蒸發了,誰也不能受益。但,企業不是一般人就能夠搞好的,如此,也就不會有國企陷入。因此,搞好企業是需要有過人的和知識的。沒有過人的知識和,接過去的企業也會被搞死而不會被搞活。但是,我們這個社會還沒有就“知識、是搞活企業的關鍵要素”的認識達成共識,而只停留在原有的設備、等傳統企業生存發展要素上,還只認為、設備等的投入是搞活企業的真正投入,是搞活企業價值的所在。這是相當落后的觀念,它對于我們這個要追趕發達國家的新興國家來說是相當有害的。美國經濟的效率為什么高于其它發達國家,就是因為美國不只是進行、設備等的傳統價值投入,而且進行、知識等價值投入,使得美國的生產率遠高于其它國家。、設備等傳統價值是硬價值,而、知識等則是軟價值。只有硬價值而沒有相應的軟價值,企業是搞不好的。但,如果只有軟價值而沒有硬價值,也是很空虛的,社會也是很難有真正的認同的。只有硬價值和軟價值的共同投入,企業才能被搞好。
中國企業目前缺少的不是硬價值實力,而是軟價值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