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明,羅明講師,羅明聯系方式,羅明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中華講師網特聘講師
    46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羅明:羅明財富成功學秘笈
    2016-01-20 48275

    窮人最缺少的是野心,那成為富人的野心。 

      

     看富人如何投資理財
     

     財富感悟:沒有野心只能一輩子當窮人

      巴拉昂縣一位年青的媒體大哼,以推銷裝飾銷像畫起家,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里迅速躋身于法國50大富豪之列,1998年因前列腺癌在法國博比尼醫院去世。臨終前,他留下遺囑,把他4.6億法郎的股份捐獻給博比尼醫院用于前列腺癌的研究,另有100萬作為獎金,獎給揭開窮人之謎的人。

      窮人最缺少的是什么?

      如果你所設定的目標是一只鷹,那你可能只射到一只小鳥,但如果你的目標是月亮,那你可能就射到了一只鷹。某些人之所以貧窮大多數是因為他們有一種無可救藥的缺點,即缺乏野心。他們所追求的只是一種平常、閑適的生活,有的甚至只要溫飽就行,即有飯吃、有床睡,這些就洽談室了他們一輩子成為不了富人。因為他們的目標就是做窮人,當他們擁有了最基本的物質生活保障時,就會停滯焉,不思進取,得過且過,沒有野心讓他們貧窮。古文中曾記載,仲永3歲便能成詩作文,才華可溢,但卻滿足現狀不思進取,沒有繼續填充自己揚名宇內的野心,終于泯然眾人矣。

      翻開史業,讓我們回顧一下在歷史上曾有深遠影響的人物,拿破侖在軍事院校就讀時曾立誓要做一名卓越的統帥并吞并整個歐洲,由此他的勃勃野心可見一班。在院校期間,他將自己定位在一個很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最終以賞成績敏一做了名炮兵,開始了他的霸業之旅。成吉思汗揚言大地是我的牧場,有雄鷹的地方就有我的鐵騎,造就了成吉思汗時代。同樣,看一下中國近代。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一批不甘平凡勇于挑戰的開潮兒們脫穎而出。借著改革的東風,他們幾乎都成了浪尖上的人物,都富裕了。前不久,一些好萊塢的新貴和其它待業幾位年輕的富翁就此話題接受電臺的采訪時,都豪不掩飾地承認:野心是永恒的特效藥,是所有奇跡的萌發點;某些人寬這所以貧窮,大多是因為他們有一種無可救藥的弱點,即缺乏野心。

      巴拉昂逝世周年紀念日,律師和代理人按巴拉昂生前的交代在公證部門的監視下打開了那只保險箱,揭開了謎底:窮人最缺少的是野心,那成為富人的野心

    決定你是富人還是窮人的12條標準

      1、自我認知

      窮人:很少想到如何去賺錢和如何才能賺到錢,認為自己一輩子就該這樣,不相信會有什么改變。

      富人:骨子里就深信自己生下來不是要做窮人,而是要做富人,他有強烈的賺錢意識,這也是他血液里的東西,他會想盡一切辦法使自己致富。

      2、休閑

      窮人:在家看電視,為肥皂劇的劇情感動得痛苦流涕,還要仿照電視里的時尚來武裝自己。

      富人:在外跑市場,即使打高爾夫球也不忘帶者項目合同。

      3、交際圈子

      窮人:喜歡走窮親戚,窮人的圈子大多是窮人,也排斥與富人交往,久而久之,心態成了窮人的心態,思維成了窮人的思維,做出來的也就是窮人的模式。大家每天談論著打折商品,交流著節約技巧,雖然有利于訓練生存能力,但你的眼界也就漸漸囿于這樣的瑣事,而將雄心壯志消磨掉了。

      4、學習

      窮人:學手藝

      富人:學管理

      5、時間

      窮人:一個享受充裕時間的人不可能賺大錢,要想悠閑輕松就會失去更多賺錢的機會。窮人的時間是不值錢的,有時甚至多余,不知道怎么打發,怎么混起來不煩。如果你可以因為買一斤白菜多花了一分錢而氣惱不已。卻不為虛度一天而心痛,這就是典型的窮人思維。

      富人:一個人無論以何種方式賺錢,也無論錢掙得的是多還是少,都必須經過時間的積淀。富人的玩也是一種工作方式,是有目的的。富人的閑,閑在身體,修身養性,以利在戰,腦袋一刻也沒有閑著;窮人的閑,閑在思想,他手腳都在忙,忙著去麻將桌上多摸幾把。

      6、歸屬感

      窮人:是顆螺絲釘。窮人以為出身卑微,缺少安全感,就迫切地希望自己從屬于并依賴于一個團體,于是他們以這個團體的標準為自己的標準,讓自己的一切合乎規范,為團體的利益而工作,奔波,甚至遷徙。對于窮人來說,在一個著名的企業里穩定的工作幾十年,有實習生一直干到高級主管,那簡直是美得不能再美的理想。

      富人:那些團體的領導者通常都是富人,他們總是一方面向窮人灌輸:團結就是力量,如果你不從屬于自己的團體,你就什么都不是,一名不文。。但另一方面,他們卻從來沒有停止過招兵買馬,培養新人,以便隨時可以把你替換掉。

      7、投資及對待財富

    富人是怎樣煉就的?

      許多人不明白,富人何以能在一生中積累巨大的財富?闊佬們究竟擁有什么特殊技能,是那些天天省吃儉用、日日勤奮工作的上班族所欠缺的?到底理財致富的條件何在?

      說實話,和諸位一樣,這些問題長期來也令我不得“要領”。直到前不久我聽說這樣一個成為億萬富翁的“神奇公式”,在此與大家分享。

      這個“神奇公式”假定有一位年輕人,從現在起每年定期存款1.4萬元,享受平均5%的利率,如此持續40年,他可以積累的財富為1.4萬元××40=169萬元。但是,如果這位年輕人將每年應存的錢全部投資到股票或房地產市場,并假定能獲得年均20%的投資報酬率,則40年后,他能積累多少財富?一般人猜測是在200萬元至800萬元。然而,“神奇公式”給出的答案是1.0281億元!而這個數據,乃依照財務學計算年金的公式得到:1.4萬××40=1.0281億。試試將這個天文數字與前述平均投資報酬率僅為5%的定期存款相比,你會發現兩者收益的差距達70余倍之巨,多么令人驚訝!(  盡管這個“神奇公式”聽來很是懸乎———一個25歲的上班族,若依此方式投資到65歲退休,就能成為億萬富翁。如此,全世界闊佬將遍地都是,一抓一大把。相信這種情景出現的概率不高,因為一般情況下,沒有多少人會將之進行到底。畢竟漫長的40年里,會發生多少不可預料之事。

      顯然,“神奇公式”真正的目的,是告訴人們投資理財并無什么復雜技巧,最重要的乃是觀念。每個理財致富的人,只不過是養成了一般人不喜歡、且無法做到的習慣而已,即投資理財的能力。如此,那些令人困擾的貧富問題就有了“基本標準”的答案:一個人一生能積累多少財富,不取決于賺了多少,也非一味開源節流,而是取決于如何理財。這便是致富的關鍵。

      由此,我想起另一樁趣聞:20世紀40年代,紐約某銀行來了一位婦人要求貸款1美元。經理的回答是當然可以,不過需要她提供擔保。只見婦人從皮包里拿出一大堆票據說:“這些是擔保,一共50萬美元。”經理看著票據說:“您真的只借一美元嗎?”婦人說:“是的,但我希望允許提前還貸。”經理說:“沒問題。這是1美元,年息6%,為期1年,可以提前歸還。到時,我們將票據還給你。”雖心存疑惑,但由于婦人的貸款沒有違反任何規定,經理只能按規定辦手續。當婦人在貸款合同上簽字,接過1美元轉身要走時,經理忍不住問:“您擔保的票據值那么多錢,為何只借一美元?即使您要借三四十萬美元,我們也很樂意。”婦人說:“是這樣,我必須找個保險的地方存放這些票據。而租個保險箱得花不少費用,放在您這兒既安全又能隨時取出,一年只要6美分,劃算得很。”一番話讓經理恍然大悟。 (   可見,在我們身邊總有人抱怨現實條件不佳,使他們與財富無緣,但為何總有些看似平凡者,卻創造了非凡的業績?其實,關鍵在于他們勇于創新,能從多角度思考問題。正所謂因循守舊者,往往與財富無緣;善于創新者,卻能收獲更多。想來,這也是理財致富的條件之一。

    掌握窮變富的哲理邁向富人行列

      你認為自己是一個貧窮的人嗎?如果是,你是否想過改變自己的現狀,從現在起積累自己的財富,邁向富人的行列?讀讀以下的這些理財哲學,或許會對你有所啟發。

      A、將生活費用變成第一資本

      一個人用100元買了50雙拖鞋,拿到地攤上每雙賣3元,一共得到了150元。另一個人很窮,每個月領取100元生活補貼,全部用來買大米和油鹽。同樣是100元,前一個100元通過經營增值了,成為資本。后一個100元在價值上沒有任何改變,只不過是一筆生活費用。

      貧窮者的可悲就在于,他的錢很難由生活費用變成資本,更沒有資本意識和經營資本的經驗與技巧,所以,貧窮者就只能一直窮下去。

      財智哲學:渴望是人生最大的動力,只有對財富充滿渴望,而且在投資過程中享受到賺錢樂趣的人,才有可能將生活費用變成“第一資本”,同時,積累資本意識與經營資本的經驗與技巧,獲得最后的成功。(潛能開發請關注QQ:21681

      B、最初幾年困難最大

      其實,貧窮者要變成富人,最大的困難是最初幾年。財智學中有一則財富定律:對于白手起家的人來說,如果第一個百萬花費了10年時間,那么,從100萬元到1000萬元,也許只需5年,再從1000萬元到1億元,只需要3年就足夠了。

      這一財富定律告訴我們:因為你已有豐富的經驗和啟動的資金,就像汽車已經跑起來,速度已經加上去,只需輕輕踩下油門,車就會疾駛如飛。開頭的5年可能是最艱苦的日子,接下來會越來越有樂趣,且越來越容易。

      財智哲學:貧窮者不僅沒有資本,更可悲的是沒有資本意識,沒有經營資本的經驗和技巧。貧窮者的錢如不是資本,也就只能一直窮下去。

      C、貧窮者的財富只有大腦

      人與人之間在智力和體力上的差異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大,一件事這個人能做,另外的人也能做。只是做出的效果不一樣,往往是一些細節的功夫,決定著完成的質量。

      假如一個恃才傲物的職員得不到老板的賞識,他只是簡單地把原因歸結為不會溜須拍馬,那就太片面了。老板固然不喜歡不尊重自己的人,但更重要的是,他能看出你的價值。同樣,假如你第一次去辦營業執照,就和辦證的人吵得不可開交,可以肯定,你開的那個小店永遠只能是個小店,做大很難。這樣的心態,別說投資,連日常理財都難做好。

       很多投資說到底是一種賭博,賭的就是將來的收益大于現在的投入。投資是件風險極大的事,錢一旦投出去就由不得自己。

      貧窮者是個弱勢群體,從來沒把握過局勢,很多時候連自己也不能支配,更不要說影響別人。貧窮者投資,缺的不僅僅是錢,而是行動的勇氣、思想的智慧與財商的動機。

      貧窮者最寶貴的資源是什么?不是有限的那一點點存款,也不是身強力壯,而是大腦。以前總說思想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其實在我們這個時代,思想不僅是精神財富,還可以是物質化的有形財富。一個思想可能催生一個產業,也可能讓一種經營活動產生前所未有的變化。

      財智哲學:人與人之間最根本的差別不是高矮胖瘦,而是裝著經營知識、理財性格與資本思想的大腦。

      D、對自身能力的投資

      有一位偉人的話,大意是一個人的價值大小,不是看他向社會索取多少,而是看他貢獻多少。相比之下,按勞分配并不是按你的勞動量來分配,而是要你生產出更多的價值。只要你愿意,你勞動的能力越強,創造的價值越多,就越可能獲得高的收入。多勞多得的根本是質而不是量,貧窮者最根本的投資是對自身能力的投資。 (

      財智哲學:說到資本家,貧窮者就聯想到那些剝削工人剩余勞動價值的人,心中自然有種抵觸。實際上,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當資本家,資本市場是向每一個人開放的,其中也有你的那一份天地。

      E、教育是最大投資

      學歷只是一般教育的證明,學校里學到的只是一些綜合性的基礎知識,人一輩子都需要重新學習。有一篇報道,江蘇省2003年高學歷者人均年收入超過11萬元,小學文化程度者只有3708元,二者相差近30多倍。經濟收入的懸殊,已經造成實際上的高低貴賤。在當今社會,要想過上稍稍像樣一點的生活,就必須有一個高學歷。

      財智哲學:教育是最大的投資,對很多貧窮者來說,他們的命運是和受教育程度密切相關的。因為貧困不是一種罪過,但貧困中的人都不得不承受它的惡果。

      F、勿以運氣為貧窮開脫

      關于資本的故事每個人都聽過不少。比如某個美國老太太,買了100股可口可樂股票,壓了幾十年,成了千萬富翁;某位中國老太太,捂了10年深發展原始股,也成了超級富婆。故事的主角都是老太太,笨頭笨腦,居然一彎腰就撿了一個金娃娃。

      從理論上講,美國老太和中國老太的投資都是成功的,但對更多的人而言,卻很難有什么推廣價值。兩個老太憑什么能夠堅持捂股?不是理智的分析,也不是堅定的信心,而是什么都不懂,要么是壓在箱底忘在腦后了,要么是運氣的因素。貧窮者把很多事情都歸于運氣。因為只有運氣是最好的借口,可以為自己的貧窮開脫。“運氣不好”是所有失敗者的療傷良藥。

      財智哲學:在商品經濟時代,人人都會有運氣,不勞而獲不僅是可恥的,而且是不可能的。一個人之所以有權獲得收入,是因為他為社會生產出了產品,社會才給了他的回報。

      G、知本向資本靠攏

      有個故事說的是一個國王要感謝一個大臣,就讓他提一個條件。大臣說:“我的要求不高,只要在棋盤的第一個格子里裝1粒米,第二個格子里裝2粒,第三個格子里裝4粒,第四個格子里裝8粒,以此類推,直到把64個格子裝完。”國王一聽,暗暗發笑,要求太低了,照此辦理。不久,棋盤就裝不下了,改用麻袋,麻袋也不行了,改用小車,小車也不行了,糧倉很快告罄。數米的人累昏無數,那格子卻像個無底洞,怎么也填不滿……國王終于發現,他上當了,因為他會變成沒有一粒米的窮者。一個東西哪怕基數很小,一旦以幾何級倍數增長,最后的結果也會很驚人的。

      貧窮者的發展難,起步難,堅持更難。就那么幾粒米,你自己都沒了胃口。可一件事情的成功,往往就在于最后一步。當基數積累到一定的時候,只需要跳一下格子,你就立地成佛了。這之前的一切都是鋪墊,沒有第一粒米,就沒有后面的小車大車,這個過程是漫長的,也是艱難的。但是世界上聰明的人很多,有知識的人遍地都是,但真正能發大財的卻少,要把知識變為知本,只有和資本聯姻才行。

      財智哲學:富人靠資本生錢,貧窮者靠知本致富。以知本作為資本,赤手空拳打天下,可能是現代貧窮者們最后也最輝煌的夢想。但是,一個生活在底層的人,很難有俯瞰的眼光和軒昂的氣度,貧窮者內心最缺乏的其實就是這種自信。

    學會像富人那樣生活

      雖然自己是個窮人,不過對富人的印象一直還不錯。這大概因為我曾經在本市最底層的貧民窟住過,也在一個相對高檔的小區租住過兩年。兩地比較,感受格外深刻。

      貧民窟居住著外來務工人員、本地小廠下崗職工,還有一些流動攤販,鄰里間人際交往倒是很密切。可是軟、硬環境實在不敢恭維,彼此一交談無不出口成臟,白天去上班心里總是惴惴不安,擔心房門被撬了。而那個相對高檔的小區一切都很和諧,且不說綠樹成蔭、小橋流水的花園環境,大家平日都不會輕易去打擾鄰居,充分尊重他人隱私。有距離卻并不意味著冷漠,在樓道相遇,并不認識的鄰居,彼此都會笑笑,打個招呼。晚上散步,因為喜歡遛狗或者跳舞,你會認識一些興趣相投的朋友,大家可以熱鬧地談論相同的愛好,卻不會去打聽對方的職業、婚姻等等…… (

      富人其實沒什么不好的,為什么窮人往往會仇富?我一度不太理解。前不久,我住所對面的經濟房小區熱鬧起來,房主們完成了裝修陸續都住了進去。我曾經參加過該小區的搖號,沒有搖中,于是便想去看看這座完工后的小區。

      想像中的經濟房應該比較簡陋,不曾想居然不比一般商品房小區差。更讓人吃驚的是,各幢樓房前都停滿了小汽車,還都是牌子不錯的,沒有QQ、奔奔之類的經濟型小車。在小區里逛了一圈,憑我的經驗,一眼就能看出這里大多數居民的經濟條件不錯,他們言談、表情都很隨和、散淡,沒有大嗓門和大幅度的肢體語言;而花壇邊活蹦亂跳的小狗大多是價值不菲的純種犬,雪納瑞、哈士奇、松獅……一個人牽兩三條名犬的情況很常見。那一刻,我忽然也產生了強烈的仇富感,不是仇他們的財富,是仇他們搶走了窮人手里可憐的一小塊“奶酪”。   《像男人那樣去戰斗》,這是黃健翔的一本書。當然他不是讓女人也像男人一樣去戰斗,而是讓男人要像真正的男人那樣。我想也應該有人出一本書叫《像富人那樣去生活》,教育富人怎樣去當一個合格的富人。相比于西方社會已經存在了數百年的富人階層,我們周圍的富人階層還非常“年輕”,他們的富大多只是體現在物質上,許多人的心態依然很貧窮,于是在表面和諧中常常流露出種種矛盾。不少中國富人是“低調”的,他們中的一些人可以開著“寶馬”去領“低保”,牽著幾萬元的藏獒住進經濟房。中國的富人又是高調的,有海外報紙說,假如中國的富人不那么喜歡抖富,他們應該不會成為犯罪分子最喜歡的獵物……到琳瑯滿目的圖書市場看看,指導窮人怎樣致富的書比比皆是,卻鮮有教富人如何扮演好社會角色的書,這實在是一種文化缺失。

      “我從來沒有想過要領低保。在歐美,你去領救濟金,就意味著你從此告別了上流社會……”我認識的一位破產富翁曾經這樣說,那時他已經比我們還窮了,可依然把自己當作富人。他相信哪怕從小攤販做起,他還會重新成為一個富人。對于這樣的“富人”,我想沒有多少人會去仇視他。

    找出富人理財的共同點

      我們知道富人正變得越來越富。我們知道富人數量在增多。我們還知道,基金管理行業和銀行業正向“財富管理”這一新領域投入巨大的資源。

      從經濟數據以及對財富管理行業最粗率的理解來看,這一切都非常清楚。

      《福布斯》等出版物公布的全球富豪排行榜也令上述說法不容置疑。這些排行榜光彩易讀。

      但目前還不那么清楚的是,富人的投資方式與其他人究竟有什么不同。

      我們在概括“富人”及其需求的時候,需要謹慎行事。《福布斯》排行榜顯示,按照排名前后,全球最富有的5位富豪分別是:一位美國軟件企業家、一位成功的美國投資管理者、壟斷全國電話市場的墨西哥投資者、宜家的瑞典創始人和整合全球鋼鐵行業的印度企業家。比爾·蓋茨、沃倫·巴菲特、卡洛斯·斯利姆、英瓦爾·坎普拉德和拉克希米·米塔爾都非常富有,但對他們進行太多的概括,可能會很危險。 (潛能開發學習請關注QQ:21681

      財富管理行業的假設

      然而,財富管理行業的經營似乎的確建立在一種假設基礎上:即我們概括出富人的一些特點。

      其一,為了進一步擴大財富,他們愿意承擔公眾不可及的更大風險。

      近幾年來,對沖基金和私人股本這兩個行業一直在推動著市場,它們理所當然地獲得了大量關注。但普通散戶投資者無法直接利用它們。

      它們屬于富人,也是私人銀行和財富管理活動的中心。富有投資者還可以運用多種策略,例如賣空或大量使用衍生品,而監管機構禁止多數散戶投資者采取這些策略。

      不過,富人真的需要這些嗎?

      至少從理論上而言,一位“財富”經理應能不去理會標準基金管理層有關貝塔和阿爾法——它們分別是與市場相關和不相關的回報——的所有擔心,也應避免根據市場平均回報設定基準的做法。

      富人貴在守富

      但擁有巨額財富的一個優勢在于,你不再需要取得巨大、超越市場平均水平的回報,來讓自己變得富有。

      你唯一的擔心應該是,首先,避免做出讓你損失財富的蠢事,第二,回報超過通脹水平。

      這進而表明,最明智的策略是目前所說的“絕對回報”投資,現金是需要超越的基準,而關鍵是永遠不要虧損。

      換言之,盡管非常富有的人群能夠承擔得起比他人更大的風險,但對他們而言,保守一些可能更為合理。他們可以承擔更多風險,但他們沒必要這樣做。那些沒有存夠養老金的人,才可能會理性地開始承擔巨大投資風險。

      富人投資理財更為保守

      最近幾項調查表明,富人確實如此行事。他們似乎比公眾投資者更為保守。因此,在全球市場最近的大幅下挫中,它們的表現可能比其他所有人都要好。 )

      Tiger

      21本月早些時候發表了一篇對其會員的調查。該公司總部位于紐約,擁有115名會員,這些會員都是“自己創業的富人”,擁有超過70億美元的可投資資產。調查發現,這些會員們的股票投資比例從2005年的37%降至今年的30%。衍生品投資比例的確增加了一倍,從4.5%升至9.5%,但基數較低。他們平均現金持有比例為9%。同時從他們選擇的衍生品來看,似乎更多旨在規避風險。

      他們持有現金的比例遠遠高于基金經理通常向長線投資者建議的水平。但Tiger 21的創始者邁克爾·松內費爾特稱,這是“當前許多美國富人為求心安而付出的代價”。

       他們還通過直接持有或合伙的方式,大量投資于房地產。這再次證明了他們保守的投資特點,對于那些當初通常不得不承受巨大風險以積攢財富的人來說,這一點尤為明顯。

      Tiger

      21的會員確實對私人股本表現出很大的熱情,不過這主要是因為他們對投資公開市場興趣索然。成功企業家的確有進行私下交易的渠道,他們對這方面的興趣勝于在公開市場進行操作。但即便如此,這也可以表明他們保守的投資傾向:與公開市場相比,私下交易的優惠條款很可能提供更高的“安全余量”。

      同樣,市場研究組織Spectrem對可投資資產凈值至少在500萬美元以上的美國投資者進行調查,發現他們中43%的人希望自己大部分投資能夠提供有保證的回報率。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m.transparencyisgood.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在线观看| 性盈盈影院免费视频观看在线一区|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午夜成人版|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 2018高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性色AV|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综 | 精品日产一区二区三区手机| 卡通动漫中文字幕第一区|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2021年 | 精品一区二区AV天堂|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 视频一区 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日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免费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av福利一区二区三巨|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 成人精品一区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不卡 |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播放 | 国产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内射高清| 色综合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一无码|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2021年 | 久久久久久一区国产精品| 一区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12p| 中文字幕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