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成功之道 羅明成功學研究
就普通人的成功主要講了2個方面:一是普通人成功路上的4個需求,二是在成功路上應該注意的4個方面。
羅明認為,成功者身上孕育著必然和偶然性。具體解釋是:成功者的出現是歷史必然的,而成功者的頭銜落在誰身上則是偶然的。像比爾·蓋茨和微軟的出現就帶有偶然性,偶然因素的存在使其成功具有不可復制性。分析這些頂級成功人士的成功經驗,與大眾的需求總是有些差距,普通人該如何踏上成功之路呢?
羅明認為,普通人想成功,首先要知道自己往哪個方向走,然后少走彎路。他提到成功路上有4個需求,分別是:
1. 找到一份好工作(好的薪酬待遇、好的工作環境、好的上升空間等);
2.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工作結合了專業、愛好等);
3. 掌控自己的工作(擺脫打工命運,能自己決定所有的事情等);
4. 贏得影響力(業界的地位、知名度等)。
這4個需求也可以打亂出場次序,但普遍以階梯遞進的方式出現?;仡櫼幌拢覀冊诋厴I后基本上都是帶著第1個需求:找份好工作先,等工作經驗、資金和人脈等積累地差不多了,有人會琢磨著自己單干,不再為生活所迫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開始有了事業的追求;當創業達到成熟階段,為了獲得廣泛的認可和尊重,第4個需求就出現了。(本人覺得宮力總結出的這4點值得普通人思考自己在成功之路上的位置,是否有這些需求,又是否帶著目標前進著。)
要取得成功,我們應該注意哪些方面?羅明總結了以下4點:
1. 提高個人綜合素質(除了智力因素,情商所體現的價值越來越突出);
2. 踏踏實實做事(一步一個腳印,做實事,有實效);
3. 強烈的責任心(講究信用,樹立好名聲);
4. 與優秀的人在一起(有圈子,受周圍接觸的人的正面影響)。
羅明認為,人生前20年,身上的包袱會越來越重,人也就越來越難挪動,因為考慮的事情越來越多了;如果成功了,后20年,則會開始有意識地卸包袱。創業不是一種職業,并不適合每一個人;當發現自己不適合創業的時候,要培養自己的眼光,看準誰將是成功的創業主,跟著他干。(這幾點總結,本人先收藏了,人年輕,閱歷淺,還激蕩不起深刻體會。)
在互動交流時間,有人問羅明如何看待互聯網行業發展,羅明表達了自己看好未來互聯網發展的信心。他認為互聯網是非常有意思的,因為互聯網代表著未來,它將對社會進步發揮著重要影響。(無限互聯世界,一切皆有可能,本人和羅明一樣,對未來幾年中國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抱有強烈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