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激勵課程大綱
前言
什么是激勵?
激勵原理、激勵體系、激勵形式、激勵的原則等
一、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與企業形象
企業文化建設
案例:沃爾瑪的的價值觀、摩托羅拉的價值觀、海爾文化與管理、同仁堂的文化、通用電氣的價值觀
討論:略
小結: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和諧
二、應用心理資源進行激勵
什么是心理資源?
活學活用—不花錢或少花錢的獎勵
獎勵是否達到目的
案例:格蘭仕的激勵體系
討論:略
小結:激勵十原則
三、激勵的核心方法
目標激勵法
行為強化法
需要滿足法
工作激勵法
期望引導法
F 公平激勵法
討論:略
小結:激勵的方式
四、員工群體中激勵氣氛的形成
員工要有向往成功的欲望
員工要有意志力
和諧的人際關系
樂觀的人生態度
案例:摩托羅拉如何搞內部激勵
討論:略
小結:員工不按要求做事的16個原因、員工行為的產生、動機原理
五、激勵效果與員工滿意
員工滿意的重要性
員工滿意度的組成
員工滿意度的測量
管理行為激勵性檢定
員工未受到激勵,而是受到挫傷的管理行為
持久穩定地激勵下屬的管理行為
案例:歐萊雅的激勵機制
討論:略
總結:“士為“贊賞”者死”、“有這樣一位媽媽 ”、“沒有吃完的牛排”、“鴨子只有一條腿”的案例
作用:
所謂激勵,就是組織通過設計適當的外部獎酬形式和工作環境,以一定的行為規范和懲罰性措施,借助信息溝通,來激發、引導、保持和歸化組織成員的行為,以有效的實現組織及其成員個人目標的系統活動。這一定義包含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 激勵的出發點是滿足組織成員的各種需要,即通過系統的設計適當的外部獎酬形式和工作環境,來滿足企業員工的外在性需要和內在性需要。 2) 科學的激勵工作需要獎勵和懲罰并舉,既要對員工表現出來的符合企業期望的行為進行獎勵,又要對不符合員工期望的行為進行懲罰。 3) 激勵貫穿于企業員工工作的全過程,包括對員工個人需要的了解、個性的把握、行為過程的控制和行為結果的評價等。因此,激勵工作需要耐心。赫茲伯格說,如何激勵員工:鍥而不舍。 4)信息溝通貫穿于激勵工作的始末,從對激勵制度的宣傳、企業員工個人的了解,到對員工行為過程的控制和對員工行為結果的評價等,都依賴于一定的信息溝通。企業組織中信息溝通是否通暢,是否及時、準確、全面,直接影響著激勵制度的運用效果和激勵工作的成本。 5) 激勵的最終目的是在實現組織預期目標的同時,也能讓組織成員實現其個人目標,即達到組織目標和員工個人目標在客觀上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