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一個國人都知道,應該愛國,每個公共媒體上都會有愛國主義的內容,要我們屁民做的一切都要和愛國主義掛起鉤來,這幾年來,在國內更是有一股強大的凡愛國主義之風,網上各大論壇逢美日必反,反日、反美群情激昂,似乎有兵打美、日,旗插東京、華盛頓之勢,筆者不僅要問?國是這樣愛的嗎?這樣愛國有用嗎?國是隨便愛的嗎?
筆者認為,做任何事情都要理智動腦子,中國古人還要三思而后行,現代西方人更是講究OODA強調一要觀察(Oberve)、二要判斷(Orient)、三才是決策(Decide)之后才是行動(Act)。這樣才可能做好事、做對事。愛國這件事也是應該搞清楚后再愛也不晚吧。
記得在《世界軍事》上看到一篇在二戰中有獨眼上校克勞斯·格拉夫·馮·施陶芬貝格等良知的德軍將領策劃刺殺希特勒的歷史紀實,施陶芬貝格等認為為了德國的未來必須除掉希特勒,但由于炸彈威力不夠,只是把希特勒炸傷,事后多名同謀被殺,上校更是被焚尸揚灰。站在當時一般德國人的立場看,他作為一個軍人,就不應該背叛自己的首領,服從命令,忠心是一個軍人的基本素質,他違反了,絕對不是一名愛國者,而是一個叛逆者。但從正義的角度上講,他是一個能讀懂時事,看到未來局勢,并且能夠為自己的決心付出生命的偉人,從當時的局勢和他的身份來講,他在那個時候要是成功了,對德國,對世界都有好處,但是他失敗了,對世界、對德國都是個悲劇。
就說說同時期的日本吧,那么多的年輕人在所謂愛國主義和武士道的雙重毒害下,在戰爭中發起了多少有去無來的自殺攻擊,除了無謂犧牲和愚蠢之外,給國家和民族能帶來什么,從主客觀上看都不是真正的愛國行為。
要搞清楚在目前形勢下這樣才算愛國,必須認清當前的國內外大勢,當今的國際形勢還是和平發展為主流,大國之間發生戰爭的幾率是比較低的,小平在的時候的這個判斷基本沒變,無謂的激起國家民族仇恨情緒并不是明智之舉;在國內來說我們就是要抓住這個戰略機遇期抓緊發展,增強國家綜合實力,迎接未來的挑戰,實現民族復興。
如此說來,凡是有利于增強國家實力的事情,可以說是愛國行為。
國家綜合實力的提高組成包括提高科技能力、工業能力、軍事能力等的提高及其公民文化素質和生活水平的切實提高,而后者實際上是前者的基礎,很難設想一個國民文化素質低下,生活水平落后的國家會有高的綜合實力,猶如19世紀的清王朝就是個例子。
一定程度上說,在目前情況下有利于提高國民文化素質和社會水平的行為就是愛國行為,而那些凡是中國的東西不論好壞都愛,則是盲目的愛國者,其行為不僅不能愛國,反而可能被別有用心者利用,實際上可能害國害己。
比如那些《中國不高興》的策劃者們不都是大大的賺了一把憤青們的血汗錢后,拿著在中國掙的美金到美國辦投資綠卡去了嗎?
還有些特權官僚們不是一直在愛國主義的借口下可以把他們的子女安排到西方去享受民主生活,可就是不讓普通中國人在中國土地上享受享受民主是個啥滋味。
甚至有些奸商在愛國就愛國貨的借口下,利用草民們的樸素的愛國感情大力推銷他們披著國貨外衣的劣等外國技術產品,這才叫送上錢又幫著數,甘心情愿上當受騙,你說這國容易愛嗎?
還有更多的在發展經濟的愛國大借口下,發生的不計其數的損害組成國家的基礎的基本個體的切身利益的血腥和荒唐事件,更根本不是愛國,是害國而已,真正是在危害國家的基礎。國家的基礎不是偉大的領袖,而是包括那我他在內的絕大部分普通人。
愛一個人的錯誤,等于肯定他的錯誤,其結果可能會毀掉這個人,如果不小心去愛一個組織的錯誤,就有可能使組織的錯誤擴大化,絕對不利于組織的正常發展,甚至影響組織的生存。對一個國家也是如此,就如我們曾經那么愛我們偉大的領袖和他發動的文革,實際上是在擴大了領袖的錯誤,給我們自己和國家造成了空前的傷害。
所以說要搞清那些行為是真正的愛國的,還必須睜大眼睛才行,
凡愛國主義更是要不得的,我們必須做清醒的愛國者,真正搞清楚那些事是愛國的,那些事是不利于國家和民眾的,做出明確的判斷之后,再來進行我們的愛國行動,絕對防止咱們的愛國心被別有用心者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