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企業發展中變化最快也是最有活力的要素,管理好人勢必會使企業健康發展,但千萬不要把管理的目的看作是約束人,這樣會使企業的管理進入誤區。管人是要通過發揮人的潛能,更好的為企業發展服務。
很多企業表面上看起來管理非常嚴格,制定了各種各樣的約束制度,必須按時上下班、不允許留長發、不允許化妝、不允許抽煙、不允許交頭接耳、不允許會私客等等,每個員工都循規蹈矩,仿佛每個人脖子上都架著一把刀,誰若敢越雷池半步,必將遭受嚴厲的懲罰。員工始終處于高度緊張狀態,生怕 一不留神觸犯了制度,不僅受到經濟上的損失,甚至自己工作的成績也被一筆抹煞。這些制度達到了一個目的,就是減少了員工犯錯誤的機會。但是現代企業需要的是培養人才、激發員工的潛力,過于嚴格教條的管理制度肯定會使管理人員忙于監督和檢查員工的行為而忽視了經營,被管理者疲于應付各種制度而失去了創新,經營由此失去了動力,其效果反而是消極的。
如何管理員工也是每個企業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公司老板每天都在考慮如何防止漏洞,如何讓員工更加積極。現代企業管理給出了我們答案,管理最好的方法是培養和激勵。當一個人被動的做一件事時他即使做得非常認真,結果可能是預期效果的80%,但是當一個人主動去做一件事時,結果可能是預期效果的120%,這種現象存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它是人潛力發揮的結果,我們的管理正是要達到后一種結果,而激勵是達到這種結果的有效途徑。
這需要我們管理者把員工放在第一位,而不是顧客,似乎這樣說不合道理。試想,如果沒有好的員工來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和產品,怎么會有企業的顧客存在。企業總是在考慮顧客需要什么,如何去滿足顧客的需求,甚至把顧客奉為上帝。對待自己的員工的需求卻置之不理,總認為:你是我的人,受我雇用就應當無條件服從我的管理,如果你不想干會有更多的人在等著頂你的位子。為什么許多企業沒有像想象的那樣快速發展,根本問題就在這種觀念的轉變上。 至于如何來激勵員工,辦法可以數不勝數:改變員工的收入檔次,拉開差距來產生動力;多用獎勵措施,少用懲罰措施提高員工的向心力;采取項目管理,讓個人潛 力得到充分發揮;多提供個人發展的機遇,提高員工的自我超越意識等等。因此,人員管理在于激勵而不在于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