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3年來,你是否真的已經習慣了疫情,什么事情都要等疫情結束后再說吧!再等等吧,市場總會好的,疫情終將過去!
果真如此嗎?這是目前中國廣告傳媒公司同行之間,以及與客戶之間,與朋友家人之間的溝通常用語,最普遍的說辭了。這好像是一種無奈,也是一種解脫。
這是疫情下的中國廣告傳媒公司尤其是當下中小廣告傳媒又特別是民營廣告傳媒公司,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也就是等待的心理和習慣的心理。
彭小東導師:當我們開始將一切的不如意都歸結于疫情時,這樣的心態甚至比疫情本身更加可怕。
不知將會在何時、何地爆發,不斷反反復復的疫情,這與我們人生中永遠不知會在何時降臨的困難非常地相似。
如果現如今我們中國的廣告傳媒公司還會下意識地將自己的沒客戶、沒業務、沒業績、沒利潤,沒人才等都歸結于疫情原因,那么,當面臨其它情況下的失敗時,往往也會下意識地為自己找借口。
一天是一年的縮影,一年是一生的縮影,很多情況下,人其實都是依靠著一種慣性行動的,就如呼吸、走路、眨眼,這些事情都在長大過程中,一次次地應用,成為了一種下意識的習慣,做出這些動作的時候完全不用經過思考,這便是習慣的力量。
而現在當我們習慣以疫情心態去面對自己現如今生活中的失敗時,未來是否也會以同樣的心態去對待其它的失敗呢?
已經3年了,廣告傳媒公司你真的還等得起嗎?
一、為什么會普遍出現等待的心理呢?
對中國中小廣告傳媒公司群體的形容,最直接的就是“起早摸黑,千辛萬苦”,老板不敢有一刻的停留。這么多年來,幾乎是沒有疫情下這種等待的心理的。
1、給自己“躺平”找一個借口
我們現在談到中國廣告傳媒公司群體生存越來越艱難的時候,也有一批較早的廣告傳媒公司,經過多年的努力,也有了一定的積累(財富和客戶)小康生活是絕對沒問題的。
這類廣告傳媒公司大都是起步較早的60,70,80后們。如戶外廣告最早做墻體廣告和高速市以及區戶外大牌廣告等;
廣告做也行,不做也行,日子還可以過。
這是目前一部分廣告傳媒公司的心理狀態。雖然是占少數的。但是,面對市場的競爭,同行都在市場上奔波,自己也是想分得一杯羹。
疫情的到來,大家都很難正常地開展工作了。趁這個機會可以心安理得地躺平了。這是這類廣告傳媒公司的心理安慰。給自己找了一個借口。
畢竟,這類廣告傳媒公司是少之又少的。
2、 市場工作確實很難開展
想一切等疫情過后再說吧。最主要的原因,是對于廣告傳媒公司,目前很多的市場工作確實很難開展下去。
疫情常態化,有的行業比如旅游行業等確實不景氣,是的,廣告銷售業務工作基本無法進行的。比如,一些客戶所在的區域屬于封控的。無法拜訪客戶,無法給客戶交流溝通,一切都需要靜止下來。
有的時候,廣告銷售業務工作雖然可以正常開展,但是難度非常大。比如,疫情影響下的市場低迷,客戶的銷售本來就差,市場低迷。
所以做為我們服務業的廣告投放業務就更難談下去。
3、 認為疫情發生后的市場會火爆
疫情發生的第一年,很多的廣告傳媒公司都經歷了,疫情后的市場會有一段時間的上升期。只是行業不同,市場的表現也不同。
今年疫情后的市場,同樣會出現這種情況。這是一部分廣告傳媒公司的認知。總把希望寄托在明天!
市場低迷時期與上升時期,廣告傳媒公司的市場運作成本與收益,是完全不同的。也就是說,現在疫情時期,廣告傳媒公司所做的工作,付出的成本大,但收益甚微。
所以,一切等疫情結束后,市場火爆起來,有些市場工作再去做吧。
二、疫情下的廣告傳媒公司真“等得起"嗎?
如果一切市場工作,等待疫情結束后再做吧。那么,為什么很多的廣告傳媒公司目前是處于焦慮與迷茫之中呢?
真等不起!
1、疫情何時才能結束?
疫情的反復,讓很多的經營者意識到,未來的不確定性是很大的。我們可以等待,但是什么時候能夠結束,誰都沒有具體的時間。
雖然說冬天來臨,白酒相對進入旺季,但是,淡季不努力,你沒又做好基本功又沒充足的準備,旺季機會來到你也把握不住。
這是對于很多廣告傳媒來說,是最為煎熬的地方。
2、每個月固定成本的分攤
最讓很多廣告傳媒公司感覺到”等不起“的,是每天,每月都要承擔的固定費用。而且這些費用是必須以現金進行支付的。
廣告傳媒公司最常見的固定成本,比如,經營場地的租金,借款利息,人員工資,媒體代理費用,媒體成本等等。
這樣就意味著,等待的時間越長,廣告傳媒公司虧損得越多。沒有什么比這更焦慮的了。
3、市場被別人分割
目前疫情下的市場,我們看到一部分準備躺平的廣告傳媒公司。同樣,也會看到一部分夾縫中求生存的廣告傳媒公司。
夾縫中求生的廣告傳媒公司,在疫情有限的條件下,仍然采用不同的途徑,與客戶交流,維護疫情下的客情關系。
仍然堅持做好客戶拜訪,比如線上交流,邀請最專業最行業的彭老師做最系統的培訓等等。
這種就會造成越來越分化的市場格局。等待的廣告傳媒公司的市場,一定會被不等待的同行競爭對手切割。
三、不等待,應該怎么辦?
等不起,是目前大部分廣告傳媒公司面臨的問題。那么,不等待,應該怎么辦?這也是我們在疫情期間,想通過一個系列,和廣告傳媒同行交流的問題。
不能等待,就是要面對目前的問題。就是想辦法去解決。
其實,很多的問題,即使沒有疫情才是存在的。只是,疫情下解決的難度更大而已。
1、與媒體主面臨的問題
廣告代理公司與媒體主之間的問題(如電視臺,鐵路局,公交集團等),幾乎沒有消停過。疫情下,有些問題會更加的突出。有些是客觀環境造成的,有的是人為造成的。
我們怎么處理好與媒體主的關系,多交流多溝通根據實際情況多理解才能取得共贏,不能回避更不能等待。
2、與直接客戶合作面臨的問題
最近幾年廣告傳媒公司的客戶流失率較高,與直接客戶合作的難度越來越大。預算減少,要求多,回款難等更不用說,目前疫情當前,客戶的市場低迷了。
與直接客戶面臨的問題,最主要的突出在客戶更難以溝通了??蛻舨辉敢庀掠唵?,不愿意做市場推廣,一切都會歸于疫情作為借口。
3、內部管理面臨的問題
目前疫情的發生,廣告傳媒公司老板們會做出一些內部管理的變化。最常見的就是減少廣告銷售,或者是讓廣告銷售臨時放假休息。這樣可以節省人員的開支。
仍然留有一部分廣告銷售的,最突出的問題是不愿意下市場,認為這個時期拜訪客戶是無效的。同時,越是不去拜訪客戶,廣告銷售的狀態也越是低迷、焦慮,悲觀和失望。
如何不被疫情打倒?如何突圍困境?你要不斷強大自己,至少增強3種免疫力。
1、心理免疫力
好多人不是被困難打倒的,而是被自己的脆弱的心性打倒的。每個人在人生中總是會遇到各種苦難和挫折。面對著不確定的環境時,難免會陷入不安、恐懼。但是,當你對什么恐懼時,那樣東西就比較容易找上你,并且傷害你。
比方說,你恐懼身體不健康,消極情緒就會影響你的健康;你恐懼完不成廣告銷售業績,這種焦慮和壓力就會擊垮你,讓你真的做不出廣告銷售業績。所以,你一定提升心性,增強你的心理免疫力。那,具體怎么做呢?
第一、具備把困難當成成長機會的哲學意識。你要有一種條件反射,認為困難是個機會。成長和飛躍的機會,都藏在困難里。
第二、以始為終。當你覺得走不下去的時候,不妨想想當時為什么要開始,你為之奮斗的意義是什么。
永遠記得你的初心是什么,你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你想做成什么樣的事情,你做這件事的意義是什么。
第三、借假修真,借事修人。什么是假?什么是真?你所遇到的困難總會被克服,都是假的,真的是你從困難中收獲了什么,成長了什么。
你要知道,所有你經歷的事情,都是為了一個目的:修煉你自己。
2、價值免疫力
價值,是一個人力量的源泉。你能提供多大的價值,決定了你會不會被淘汰出局。所以,不管在任何時候,你都要不斷給自己增值,提升價值免疫力。疫情之下,生活的節奏變慢了,這恰是實現自我增值的好機會。
那,我們該怎么做呢?你最起碼有2件事可做:
第一個、多讀書
讀書,是一個人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投資。
利用好空閑時間,多讀一些書。前人的思維,是進步的階梯。
你所讀的每一本書,都能打開你的認知盲區。
當你讀的書越多,理解的東西就越多,就越能發現世界真實的邏輯。
第二個、善學習
你不妨去學一項技能,多掌握一門本領。上在線培訓課程也好,學策劃學設計也好,反正你不要讓自己閑著。
當你通過學習來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能,在專業上有所精進時,你的能力強了,就有反脆弱性,便能對沖一部分不確定的風險。
疫情之后,可能還會面臨著別的危機,危機是人生常態,所以,廣告銷售你一定要增強你的價值免疫力,讓自己變得不可替代。
3、機體免疫力
人生的下半場,拼的是健康。沒有一個好身體,一切都是浮云。所以,你一定要不斷增強你的機體免疫力。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每一個人拼到最后都是體力活,職業生涯能不能走得遠也是體力活,職業成就的高低拼到最后也是體力活。
記?。?
一切等疫情過去再說吧!這是疫情當下,廣告傳媒公司面臨的很多問題,認為無法解決的無奈。
等不起。是更多廣告傳媒面臨的焦慮與迷茫。
對此,您怎么看呢?期待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