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我在QQ群里對家長做了個問卷調查。內容是:1、孩子的基本情況;2、孩子的優點;3、困擾家長的問題。陸陸續續收到近30位家長的回帖,感謝家長們的重視與配合。
經過不完全統計得出的結果很令人吃驚,大多數家長寫孩子優點時只有1-2條,寫缺點時卻有7-8條。從神經語言程序學的角度來解讀這種現象,我們用眼睛看到的物象會傳入大腦,在大腦里進行思維加工,最后產生行動。如果家長看孩子時關注到的更多是缺點,那么就會很容易把孩子當成問題孩子,然后采取的行動就會是指責甚至打罵,孩子將會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呢?
我有時間也給回帖的家長陸陸續續的回復,給他們提出了相應的教育建議。也有的家長談到大孩子出現的問題比較嚴重,如網癮、早戀等,需要單獨溝通,這里暫且不講。這里重點想給到幼兒的家長們一點建議,供大家參考:
一、 首先要用正確的眼光看待孩子。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我們要用辯證的態度去看待孩子。對幼兒的看法,教育界存在兩種不同的態度,有人把幼兒看成一張白紙,有人把幼兒看成一部天書。前者有可能會把孩子當成私有財產,在這張紙上主觀地涂抹,表面是為了孩子好,其實孩子卻受不了。而后者則會尊重孩子這個生命體,用心地讀懂孩子,理解孩子,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呵護好孩子心靈成長的每個細節。當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詩:“人人都說小孩小,其實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你比小孩還要小。”如果您認可后者的話,就轉變一下態度,多看看孩子身上的優點,理性的對待孩子的缺點。
二、 用合適的方法教孩子。方法沒有好壞,適合孩子最好。這個年頭教育的書籍汗牛充棟,教育的方法很多很多,搞得我們無所適從。其實教育孩子的真正專家不是別人,而是家長自己。在2500年前,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就用“因材施教”四個字總結了出了教育的秘笈。可惜的是人們可能無法真正領悟這幾個字的至深含義,也有的錯誤地認為長篇大論看起來更有學問,所以總也找不到教育孩子真正方法。如果我們能安下一顆浮躁的心,從生活中從身邊細心探索,您會發現教育孩子的方法無處不在,關鍵看您用心了沒有。
三、 用足夠的耐心教孩子。不少家長聽了講座,非常激動,回家之后就給孩子下猛藥,想一夜之間把孩子多年累積下來的問題、不良習慣全部改掉,這是不現實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樣融化冰層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既然我們轉變了教育觀念,有了正確的教育方法,然后要做的就是耐下心來用在教育孩子身上。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只要我們足夠耐心用心,我們的孩子就一定能夠教好。
一點粗淺的看法,但愿對您教育孩子會起到一點拋磚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