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結課的形式與方法很多,教師可根據(jù)教學內容、學生情況或課堂臨時出現(xiàn)的情況靈活選用、機變創(chuàng)新。而不可拘于成式,死板單調。
(一)自然式結課。
所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教師所講一堂課的最后一個問題的最后一句話落地,下課的鈴聲正好響起,這便是自然式結課。這種結果方式要求教師精于設計課堂教學的內容和結構,準確把握課堂教學的進程和時間,才能有效地達到預期的結果。這種結課方式看上去順理成章、自然而然、好像不講究任何技巧就可使用這種方式,其實卻往往是只有那些教學藝術技巧純熟的教師,才能高水平地駕馭這種結課方式,并使之達到藝術的境界。
(二)總結式結課。
即用準確簡練的語言,提綱挈領地把整個課的主要內容加以總結概括歸納,給學生以系統(tǒng)、完整的印象,促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培養(yǎng)其綜合概括能力。總結可以由教師做,也可以先啟發(fā)學生做,教師再加以補充、修正。用于總結的語言不應是對所講述過的內容的簡單重復。
(三)懸念式結課。
葉圣陶說:“結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結尾最忌的卻是真?zhèn)€完了。”所以,優(yōu)秀的教師在教學結課時常常使用設立懸念的方法,使學生在“欲知后事如何”時卻戛然而止,從而給學生留下一個有待探索的未知數(shù),激起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強烈欲望,使“且聽下回分解”成為學生的學習期待。
(四)回味式的結課。
回味式結課,即在一堂課結束時,注意增添濃郁的色彩、藝術的含蓄,使學生感受到“言已盡而意無窮”,課后引起咀嚼回味,展開豐富想象。
(五)激勵式結課。
教師的結課充滿激情,且以意味深長的話語寄厚望于學生,往往很能打動學生的心扉,留下難忘的印象。
(六)延伸式結課。
有些課講完后,不應是學生學習的結束,而應把課尾作為聯(lián)系課內外的紐帶,引導學生向課外延伸、擴展,開辟“第二課堂”。
(七)游戲式結課。
有時學生上完一節(jié)課,身心已很疲勞,用提問、復述等單調的方式鞏固復習所學知識,效果往往不會很好。因此結課應盡量生動活潑一些,特別是低年級有時可設計游戲娛樂形式。
(八)震顫式結課。
教師在結課時以機言警語觸動學生的心靈深外,使其情思之弦震顫不已,心潮之瀾難以平靜,收到發(fā)人深省的教學效果。
(九)幽默式結課。
美國的喬治·可汗說:“當你說再見時,要使他們臉上帶著笑容。”幽默式結課常能收到這樣的效果。
(十)探索式結課。
結課有法,然無定法。教師可以在教學藝術實踐中,探索各種有效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