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保障性住房小區管理扣分辦法(試行)》公開征求意見,《辦法》規定,除了“無正當理由連續空置租住住房3個月以上或經濟適用住房6個月以上”等6項嚴重違規行為,一經違反房屋即被收回之外,住戶亂吐口香糖、亂扔果皮,在公共場所燒元寶香燭等不文明行為也都要被扣分,扣滿20分將收回保障房。
然而,這一辦法實際收獲的公眾質疑卻似乎要遠高于肯定。最主流的質疑聲音認為“這是對窮人的歧視”。
雖然不亂吐口香糖等要求,其實也是針對全體公民的基本文明要求,問題在于其他公民的此類不文明舉止尚且不至于面臨嚴重處罰,那么相比之下,似乎就有了一點“額外處罰”的歧視意味。
更重要的是,還讓人能夠感覺到一種公權傲慢的味道———因為保障房是政府部門提供的,住戶就得無條件接受政府部門任何相關或不相關的強制要求。事實上,積極建設和公平分配保障房更多是政府部門的本職義務,涉及保障房住戶的具體日常生活方面,政府管制就應該越少越好。
即使是面向弱勢群體的公共福利供給,也要盡最大可能顧及和保護受益者的尊嚴平等。政府的監督管理與保證保障房公平分配直接相關,且無損于窮人的尊嚴與自由。所以說,越是保障房管理越是需要公權謙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