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反復強調中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性,尤其對如何培養內需提出中國決策層的發展戰略。其中之一就是破除中國社會支撐消費所需要的收入增長的挑戰,減少“沒有錢消費”的現象。這一問題突出反映在中國廣大的農村地區和內地經濟較為落后的地區。報告中提出的大力發展三農經濟、農村城市化建設、城鄉統籌建設和區域經濟平衡發展等措施,以夠創造更多的收入增長的就業環境和機會。在這方面,復旦大學孫立堅教授認為認為如果僅僅以“輸血型的方式”(即簡單的通過大范圍的工資增加來提高人們的消費能力)是不可持續的,而且會影響到中國經濟發展的活力。今天歐洲在提高福利社會的同時,也面臨了社會缺乏創造財富動力的挑戰(因為簡單的高收入高稅收已經讓人們做不到“多勞多得”的結果和看不到由此帶來的推動經濟增長的活力)。他提出“輸血型的方式”所支撐的消費能力應該和財富創造的生產活動(造血功能)結合起來。那么如何通過政府“搭臺”,形成充滿活力的勞動者“唱戲”實現“輸血型方式”與“造血型方式”相結合的收入增長機制來促進內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