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 業 成 功 預 備 式
--創業風險的預防與規避創業,是個人、多人或機構以盈利為目的而創建的一個經濟組織,是期望用更短的時間快速實現發展目標;是一種經濟功能和個人特質。是一種管理方法,是一種思考,推理,和行動的模式。是創建公司將其出售獲取資本收益的一種途徑。 創業讓一個人實現從“職業”到“事業”的轉型,這樣的誘惑常常讓大多數懷揣夢想、不甘于用時間換錢的人的天平最終向創業傾斜。很多人都想創業,都想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事業,哪怕它很小很小。小額投資和技術性投資是人們最常用的創業方式,就創業人群來說,主動辭職從商者、失業買斷下海者、有過從事業務、銷售、直銷、希望突破擴展范圍和時間限制尋求時間自由、財富自由的營銷人群占大約70%以上,這類人群偏向于前景好、需求大、可演示、見效快速、資金壓力中等的項目靠攏;而在職創業人群由于其邊工作邊創業的特性,在項目的選擇上也具有一定的偏向性,在職創業比較偏向于投資較小、占用時間不多、能夠委托他人打理、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等幾個特性。
所有有過創業欲望或正在創業的人都知道,創業就意味著要面臨風險和失敗,如何回避風險也成為創業者一個非常關注的話題,要想規避和降低創業風險,首先必須知道風險來自哪里。只有對自己已具備的綜合條件和創業預設需要的實際條件進行詳細的模擬對比,才能盡可能的降低風險。羅伯特、清崎先生說過一句話:“投資是沒有風險的,有風險的是投資者本人”。 創業者可先從如下幾個方面對自身創業條件進行對比和梳理:
1、運營思路:賺錢的模式(盈利點)是什么?(做什么)
2、業務資源:是做原來接觸過的熟悉領域還是獨辟蹊徑?(怎么做)對沒有實際操作過的項目要慎思、慎行,因為“隔行如隔山”,看別人做獲利不等于自己就能獲利,看起來簡單操作起來未必簡單;
2、目標客戶資源:誰來購買?(為誰做) 已有成熟資源還是需要從零開始?如果從零開始累積這個周期需要多長時間,手中的周轉資金是否夠支撐?
3、客戶為什么購買?(核心競爭亮點???)
4、如何才能激發期望客戶購買意愿?(請給顧客一個說服他們自己情愿掏錢給你的理由)
5、需求范圍:只針對某一特定群體還是大部分人群?
6、市場飽和程度:產品或服務換代速度?
7、技術資源:憑什么贏取客戶的信賴?憑什么在眾多的競爭對手中獲勝?
8、經營管理資源:自身對運作這個企業或機構的操控、經營能力如何,如有欠缺如何彌補;
9、財務資源:是否有足夠的啟動資金和前三到六個月的無盈利“戰備糧”;
10、行業經驗資源:對該行業資訊與常識的積累和熟悉程度;
11、行業準入條件:某些行業受到一些政策保護與限制,進入需要資格條件,是否已具備?12、市場定位不準或缺乏行業經驗,對行業的內幕、潛規則不熟悉;13、缺乏實用有效的整體市場規劃、經營策略和管理思路;
14、人力資源條件:關鍵崗位是否有本行業資深或有實踐經驗的專業人才?
15、為什么要創業?是否有足夠的決心,愿意承擔風險,過去的利益是否舍得放棄?
16、是否能承受挫折?是否具備創業者應有的綜合全面的能力與素質或專項技術特長?
17、是否有足夠的耐心與耐力度過創業期的消耗,估計通過多長時間走過創業瓶頸階段,自己有多長時間的準備。
18、創業最大的風險或最壞的結果是什么,我是否能承受?是否對風險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通過對以上基礎資源的對比和梳理,創業者就能對自己的條件做一個大概的評估,創業時機是否已成熟也就能心中有數,很多創業者的失敗,都與創業前基礎條件欠缺或心理準備不夠有關,匆匆忙忙進行創業,最后輸得一塌糊涂,假如準備不足條件不具備,可先有針對性的進行彌補,晚一點再創業也不遲。以上資源不需要100%的具備,但至少應具備其中一些重要條件,其他條件可以通過市場化方式來獲取。創業者如有足夠的財務資源或客戶資源,其他資源的欠缺也容易轉化改變。創業光有熱情還不行,如不具備本行業相關的專業人才、資訊、資金、經營方向、實際運作經驗,就是時機和條件尚未成熟。如果項目未進行實地認真考察論證或條件還不成熟就單憑激情盲目創業,大部分會導致投入大、產出小,虧損周期拉長,資金套牢、經營不利、血本無歸等后果。
很多人創業是迫于生存的壓力,希望多賺點錢,過上較好的生活。因此,在創業之初,是無所謂事業的,創業選擇極具盲目性,為創業而創業,在剛開始創之前,進入什么行業,以什么為盈利模式,都是一片茫然。很多創業者,先將公司注冊好了,再考慮業務范疇。
創業者在創業之前,一定要有明確的創業方向,再決定創業。假如已選擇了某一個行業,創業前一定要積累一些該行業的經驗,收集相關的資訊,如果有可能,可以先考慮進入該行業為別人打工,通過打工的經歷來積累經驗與資源。那么“學費”自然由別的老板為你支付,等行業知識、客戶資源渠道,贏利模式等都具備了再創業,成功的基數就會增大很多。一位西方經濟學家說過:快速成功的訣竅有幾種:一種是自建一個系統或模式,一種是加盟或借鑒一個模式,還有一種是重新排列組合舊有事物的一個創新經營思路,總之以創造、發現、滿足需求為起點,以獲取合理利益為終點。
創業初期,創業者個人的綜合能力非常重要,事無巨細,都要自己親自動手,創業不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在創業者的個人能力中業務能力、經營管理能力、綜合應變能力等都十分重要。其次創業者心態要好,種子播種下去,要耐心等待它發芽、出土、長葉,這個等待是痛苦的,需要耐心,種子還沒發芽,總想扒出來看看,不等到成長期,就想收獲,一看這個不行再改干那個,結果,一無所獲。做企業與做人一樣,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當我們飽受等待的折磨時,告訴自己:不用怕,只要用心就會好起來!如果心態好,創建的事業就會沿著發展軌跡走下去。成功絕非偶然,只有經歷過無數次風險的考驗,才能換來成功的機會!創業,不僅需要勇氣與恒心,還需要智慧與遠見!縝密思考,敢于創新,勤于實踐,勇于開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幾個忠告:供創業者參考:
一、創業者兩種情況下最容易犯錯誤,第一是有太多錢的時候,第二是面對太多的機會,此時看到的不應該是機會,因為機會無處不在,而是更應該看到隱形災難,并把災難扼殺在搖籃里。
二、創業者絕不該把眼睛盯在與對手的競爭上,而是該盯在提升自身產品質量和客戶服務標準上。
三、上世紀80年代掙錢靠勇氣,90年代靠關系,今天要想取得大成就必須靠能力、格局、知識!
四、開始之前盡量往壞處想,要悲觀;開始之后盡量往好處想,不容樂觀也要樂觀。
五、掌握趨勢比掌握資訊更重要。
六、沒有持久強烈的成功欲望、喜歡經濟來源穩定和不能承受巨大壓力的性格不適合創業,要知道賺取工資是在一個O度線上一點點緩慢增加,而創業則是在O度線上舞蹈起伏,一不留神就會搭盡老本甚至出現負數,你要問清自己:準備好了嗎?
七、堅持,修正,實踐; 堅持,修正,實踐; 堅持,修正,實踐;堅持,修正,實踐。。。。。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提著一串碗匆忙往家趕,不料碗太沉,拖在地上被撞破了好幾個,好心的路人提醒他說,“你的碗都破了好幾個,你為什么不停下來看看破碎的碗呢?”,他回答說:“我的目標是要趁天黑前趕回家去而不是看碗有沒有破,我也沒有時間去看那幾只破碗。”在決擇面前,一個成功的創業者要分得清核心訴求和附屬邊緣訴求,懂得輕重緩急,能把握節奏和速度,面對每一個抉擇你有理由選擇放棄,也有理由選擇堅持,關鍵看你要什么,創業的終極目標是什么,想清楚這一點,就可以義無反顧的踏上你的創業之路了。 最后衷心祝愿每一位創業者都能在機遇與風險并存的海洋里奮力拼搏、自由遨游,直到成功!
一 恒
20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