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起源與原理
第一節(jié)
《易經》是我國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經典,據(jù)說是由伏羲的言論加以總結與概括而來(同時產生了易經八卦圖),是華夏五千年智慧與文化的結晶,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學,政治家、軍事家、商家的必修之術。《易經》是中華文化的根,是中國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志。它不但是最早的文明典籍,同時也對中國的道教、儒家、中醫(yī)、文字、數(shù)術、哲學、民俗文化等產生了重要影響。
我們反復強調的是:思維導圖僅僅是一個應用工具,并不是萬能的,我們要充分領悟“集中與發(fā)散”的原理,思考我們應用思維導圖的目的什么?這樣通過運用思維導圖工具,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就會變得更加的有條有理,效率得到更高的提升。
一、達芬奇
達芬奇被世人尊為世界上有史以來最聰明的人,為什么?達芬奇跨領域成功,其影響力滲透后世,照亮我們、啟發(fā)我們的智慧,有人研究其聰明的原因就是能量的集中與發(fā)散,其手稿中大量的圖形閃耀其跳躍的思維。
圖20:達芬奇的手跡
二、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的四樣東西,小板凳、大腦、相對論、音樂,愛因斯坦的爸爸媽媽不知道年少時的他,就是今天我們知道的愛因斯坦。愛因斯坦的杰出卓越貢獻之所以能萌發(fā)出來,可以從他早期環(huán)境的影響(家庭/學校/社會)所集中聚變的知識密切相關的。
圖21:愛因斯坦
三、托尼.巴贊
集中與發(fā)散原理的普及過程中,有一位里程碑的人物------托尼.巴贊,在20世紀70年代,為了方便進行家教,開創(chuàng)了一種輕松有效的模式——思維導圖,他研究了大量歷史上有影響的人物后,在對人的智力與神經語言的關聯(lián)性方面,提出了思維導圖的概念,并在全球普及推廣,先后發(fā)表了《思維導圖》《啟動記憶》《大腦使用說明書》等對人類影響的書籍,傳播發(fā)散性思維的理念與方法。
所以說,今天我們很榮幸的能使用思維導圖的工具,我們要感謝托尼.巴贊先生,是他的發(fā)現(xiàn)讓我們的工作、生活、學習有了一個強大的武器。